欢迎访问:沃派博客 每天不定时发布IT文章相关资讯
当前位置:沃派博客-沃派网 > 娱乐要闻 > 正文

谭飞抵制于正郭敬明非私怨 警惕演艺圈“成功学”

12-25 娱乐要闻

谭飞称抵制于正郭敬明并非私怨

  冬至夜,影视圈中出了一个大新闻:111位编剧、导演、制片人、作家等联合签名向行业和社会呼吁抵制抄袭剽窃的行为,并点名于正和郭敬明两人。

  就在前几天,于正跟汪海林在微博上的互相影射声犹在耳。而当时事情的起因,是影评人谭飞不指名道姓,但也指向性明显地发了一条微博。

  12月22日下午,谭飞在接受南方日报、南方+记者独家采访时表示,当初他是以一种“吃瓜”的心态发的那条微博,“当年(于正)抄袭的事情在很多编剧包括公众心中也没过去的,但演技类节目用了郭敬明也算了,结果又来了于正,而且对曾经抄袭的事情,好像当作从未发生过,以一种榜样和导师的形象出现在公众面前的,我觉得这就有点过分了。”

  之后事情的走向,谭飞始料未及,但认为也在情理之中。谭飞说,他不是编剧,所以没参与这次抵制声明的签名,“但我的心与他们同在,这个行业需要激扬浊清的声音,这样行业才会更健康。”

  他们说要对行业保持敬畏,很多人觉得“黑色幽默”

  南方+:后来汪海林转发了你的那条微博,并引发于正和汪海林在微博上的隔空“吵架”。这件事发生后,于正私下找过你们沟通吗?

  谭飞:没有。其实我的意见和余飞比较像,他们也不是要“一棍子打死”(这两位),对方如果诚心为当年的抄袭行为道歉,向当事人道歉,向受害者道歉,那么这个篇儿是可以翻过的。但你一直就有一种好像法院判错了,你就是不服(的感觉),我觉得在任何法治国家都是说不过去的,说不好听的,这就是要藐视法庭对吧?

  法院判你道歉,你硬扯着不道歉,但那根刺是在别人心中的,不可能人家就装作不知道了,这是个简单的道理。

  像于正、郭敬明要是正正式式地向受害人道歉,向公众道歉,大家也能谅解,因为你们又不是十恶不赦之徒,也没人会把你们怎么样,但是你们自己把自己定在死路上,你还不愿意降下来、跳下来,那就没办法了。

  南方+:这次影视圈内人士联合发声明,还有哪些触发点?

  谭飞:于正当年抄袭事件,好像也有100多个编剧联名抵制,可能时间久远了大家都不太记得了。这次主要是今年的节目除了邀请了郭敬明,还有于正,还都是选演员的节目。他们在台上振振有词,说要对这个行业保持敬畏,很多人会觉得“黑色幽默”,也刺激了不少业内人士,伤害了创作者的自尊——对行业“最不敬畏”的,就是这些抄袭者。一个小偷成功了,成了公司董事长,你就教人家说,“你们别偷,这个世界最恶心的事情就是偷”,这是不是很讽刺?

  所以这次不是针对个人,而是主要针对他们的行为。

  南方+:这次声明想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谭飞:希望平台正视这个事,有时候平台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他们就没有去考虑到应该有的导向,就觉得这人有流量,或者说他有争议、炒作厉害,那么就用他。这则声明不是说这111个人的想法,这代表了后面一大群人的看法了。

  南方+:声明发布后,我看到有一种说法,“难道你们就能保证你们的作品不掺任何杂质吗”?

  谭飞:他们是法律上认定了抄袭,要求道歉的吧?法院做出了判决,但他们没有履行完法院的判决,因为法院说要赔钱道歉,钱可能是赔了,但是歉没道,这等于没有完成法定程序。这和网友说“抵制声明中有的编剧也涉嫌抄袭”是两个性质,因为那个是“涉嫌”,是没有法律认定的,所以是性质不同的两件事。另外,就事论事,你可以说人家说的哪一句话不对,但你不要说人家没资格说这些话。

  而且,这111个人并不是为了“私怨”,还是出于公心。他们也没有一竿子打死,只是说不希望有这样劣迹的人出现在公共平台上去当导师和榜样,我觉得这种说法还是很有分寸的。他们并没有说这两人的作品不能播、不能放对吧?也并没有请公权力介入。在我看来,如果说是请这样的人来当导师,孩子们就会觉得在他们身上发生过的抄袭行为是正常的,不会受到什么惩罚的,这无形中会带来负面影响,特别是在对青少年的导向上肯定是有影响的。

  资本追捧的不一定是对的,行业需要不同声音

  南方+:所以据您了解,这次发起签名,相当于是一呼百应?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cms/985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