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值经济兴起,求美之路不平坦
【聊健康】
假期到了,整形高峰随之而来,越来越多的学生也加入整形队伍中。
然而,在巨大需求和高速发展下,医美行业鱼龙混杂,甚至存在非法行医等问题,因整形而导致的事故甚至危及生命的事件时有发生。
其实,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想要通过现代技术变美也无可厚非。专家提醒,在选择医美机构时,一定要擦亮眼睛。
本版在光明日报官方微博发起网络调查讨论#你会为了颜值去美容吗#,敬请参加。
不久前,有机构发布《2020医美行业白皮书》。白皮书显示,在遭遇疫情冲击情况下,2020年中国新增医美机构5150家,纯医美市场规模达1975亿元,占全球比重17%,有望成为世界医美第一大国。
而就在近日,教育部也在有关答复中指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美容已经逐步成为广大群众的重要需求。教育部大力支持美容医学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
可以说,医美市场的蓬勃发展催生了一种新的经济现象——颜值经济。
颜值经济的兴起,使医美行业由极少数人群的专属向广大群众普及,并成为继房地产、汽车销售、旅游之后的第四大服务行业。然而,在高速发展的同时,随之而来的是该行业乱象丛生。
“三非”乱象频现,医美行业亟待“整形”
“医美是医疗行为,这个定位一定要明确并坚持。”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副院长栾杰指出,医疗美容整形机构不同于一般的美容院,其归属医政部门监管。因为是医疗行为,在美容整形过程中所使用的手段,以及所达到的效果与美容美发是不同的。特别是医美使用的是侵入性的治疗方式,可能达到美的目标,也可能带来致命性伤害。
然而,近年来被媒体爆出的“非医疗美容场所从事医疗美容治疗、非正规培训的专业医师执业、非合格的医疗美容产品使用”等“三非”乱象,屡屡遭到社会诟病。记者从“推进医美行业健康发展,助力健康中国战略”专题研讨会上获悉,自2015年至2018年,全国消协组织收到的关于医疗美容行业的投诉翻了10倍还多;因医美而导致的事故特别是死亡事故,更是引发了社会的极大关注。
本该是高门槛产业,从业人员却资质堪忧
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副院长兼整复外科主任李青峰看来,被社会称为医美行业的健康美丽产业乱象丛生,主要暴露出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社会管理不健全;二是专业问题,特别是专业人才短缺问题,是目前制约行业发展的最大问题。
对于为什么会出现诸多行业乱象?栾杰认为,原因大致可以从四个方面概括:一是医美行业普遍追逐暴利;二是医美机构刻意淡化医美行为的医疗本质;三是行业诚信危机遍布;四是管理层面投入的力量不足,缺乏法律层面的长效管理机制。
本该是高门槛产业的医美,从业人员却资质堪忧,医美产业的诚信危机比比皆是。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主任医师、上海市医疗美容质控中心主任孙宝珊在调研中发现,很多求美者来到整形美容机构,最先见到的往往不是医生,而是所谓的“咨询师”。这些“咨询师”大都没有医学背景,更缺乏美学素养。但他们会诱导想要变美的人,选择割双眼皮、打除皱针等各种消费。而原本应该提供专业意见、负责治疗的医生,则常被动地根据“咨询师”的要求,为求美者做整形。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麻醉科主任敖虎山也对医美行业乱象感到震惊。他说,作为一名麻醉科医生,所了解到的医美死亡案例基本都是因为麻醉意外导致。他常常见到一些前去整形的人,并不关注对在治疗过程中所使用的刀、针等医疗器械消毒是否合格,以及诊所的医疗环境是否合规。
海外技术未必都好,“洋医生”可能靠包装
还有人一想到整容,就会想到国外,尤其是韩国,认为他们的技术最先进。但事实并非如此。
“例如在隆胸手术方面,我国的内窥镜隆胸手术比韩国要做得好,这也是中国对于世界隆胸技术的贡献。”据栾杰介绍,欧美国家做假体隆胸手术时,切口在乳房下面,但欧美人做了手术后不爱长疤,切口痕迹不明显,而黄种人做了之后疤痕比较明显,对于乳房褶皱比较浅的女性则更明显。而且,通过腋窝下切口放入假体,虽然符合黄种人的需求,但并发症也最多。因此,我们进行了器械及技术改进,包括患者意愿的测试,手术前的测量以及假体的选择,这些都是独创。在这种操作下,视野清晰,速度也很快,原来3个小时的手术,现在只用1个多小时就可以完成。如今,在手术操作的精准把握、手术效果的可控性和并发症的减少等方面,内窥镜技术均表现出强大的优势,为腋窝入路隆乳术带来了质的飞跃。
“当然,在我国隆胸技术发展的同时,也同样存在医生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栾杰坦言。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100466.html
- 上一篇:被网上造谣诽谤,该如何保护名誉权
- 下一篇:过度商业化:行业管理的盲区与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