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沃派博客 每天不定时发布IT文章相关资讯
当前位置:沃派博客-沃派网 > IT文章 > 正文

央视曝光网络直播打赏乱象:多家平台存在性暗示等低俗现象

05-25 IT文章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用户在网络直播平台分享生活、展示才艺、展开社交活动,网络直播平台的关注度等也越来越高。但随之也暴露出不良表演、宣扬一夜暴富等问题。最近,一篇描写某网络主播在短时间获得网友千万元打赏的文章流传,靠“打赏”致富引发争议。对此,我们的记者展开了调查。

  主播被“打赏"千万元 高额收益引争议

  这是某平台上网络主播正在直播,有观看者不断向她赠送虚拟礼物。这个叫作“至尊守护”的礼物折合人民币1万元,在一次直播中,该主播就收到了30个,总价值30万元。

  不久前,一篇讲述该主播短时间获得千万元“打赏”的文章在网络热传,说到她几年来共直播600多场,累计获得虚拟礼物折合人民币达3000万元。其中提到的“打赏”,是指观众通过直播平台购买虚拟货币,再兑换成虚拟礼物赠送给主播。直播平台会折算“打赏”礼物的价值,并与主播分成。这是他们重要的收入来源。

  为了获得“打赏”,主播会想办法让粉丝“刷礼物”。这是某主播和另一名网络主播进行的网络擂台PK游戏,规则是比较两方粉丝在规定时间内赠送礼物的多少,输的人要接受游戏惩罚。一些粉丝为支持喜欢的网络主播,不断赠送礼物。在该网络平台上,标价最高的是66666抖币的“至尊礼炮”,折合人民币9523元。

  近几年,一些自媒体不断炒作这名网络女主播“最多一天赚500多万人民币”等有关巨额打赏的信息。在给她打赏的人员中,一个名叫“老爷”的账号送出的礼物超过8000万人民币。正当大家议论此人的真实身份时,该账号悄悄修改了网名,在网络销声匿迹。

  虽然“巨额打赏获利”的真实性有待核实,但用这种“套路”吸引网友“打赏”牟利的行为和宣传频频在网络出现,冲击着社会心理。

  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 佟丽华:(网上)说几千万甚至上亿的这样一个打赏,但是背后到底有多少真实的打赏,其实这个信息是完全不准确的。在整个社会尤其在未成年人当中营造一种不劳而获一夜暴富的这样一种虚假的这样一个现象,对于整个未成年人的这样一个人生观的形成是非常有害的。

  虚假手段炒作“网红” 诱导网民消费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有的网络主播和平台会用一些虚假手段获取“打赏”,比如找“托”冒充粉丝、伪造主播人气流量数据等等,诱导不知情的网民跟风消费。

  “95后”网络主播小王告诉记者,一些主播通过连麦PK刺激粉丝打赏的行为被叫作“骗票”,之所以叫作“骗”,是因为其中存在大量套路。比如运营团队会假扮粉丝刷礼物,营造紧张气氛,进而骗取网友跟风打赏。

  网络主播 小王:就是有运营团队,其实都是跟公司内部的人连线,然后假装不认识,然后做PK,就这样。因为我好几个朋友在抖音上,粉丝基本上都四五百万,所以他们有时候开直播的时候,我们也凑个热闹给刷点礼物,活跃人气,基本上也会这样。

  为提高主播热度,吸引观众,直播数据也会造假。在团队操作下,实时在线人数只需要后台改一下设置,就能把累计时间段内的全部流量都算进去,此外还有“倍数化”操作,可使呈现人数是真实数据的1000倍甚至更多,以此提高主播价码,抬升粉丝刷礼物的心理价位。

  网络直播平台产品销售 郭先生:今天本身很多的MCN(网络媒体整合)机构也好,或者很多的培训机构也好,就是有刻意地在做这个事儿,躺赢、偷懒、啥也不干,最后他(她)也能白手起家一夜暴富,而且已经成套路了,我觉得说其实是普遍存在的一个事儿。

  多家网络平台存在性暗示等低俗现象

  为了增加打赏金额,还有一些主播靠暴露的穿着、轻佻的言语、承诺送礼物、“给福利”等方式吸引用户,甚至用性暗示、软色情的方式诱惑“打赏”,导致不良信息存在于网络直播平台之中。

  在某直播平台上,记者随机进入其推荐的“热门”版块,发现里面就含有性暗示、诱导用户打赏的直播。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1045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