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沃派博客 每天不定时发布IT文章相关资讯
当前位置:沃派博客-沃派网 > IT文章 > 正文

欧科云链表示区块链技术可解决金融数据综合应用的操作痛点

06-09 IT文章

  近日,央行在北京、江苏、浙江、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甘肃、新疆等地组织商业银行、清算机构、非银行支付等开展金融数据综合应用试点(下称“试点”)。

  此次试点旨在探索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隐私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安全合规的前提下推进金融数据高效治理、安全共享,实现跨层级、跨机构、跨行业数据融合应用,充分激活数据要素潜能,着力提升金融核心竞争力和惠民利企能力。

  一位参与试点的银行IT部门主管人士向记者表示,这令金融机构规范使用分享数据变得有章可循,因为试点对金融机构数据能力建设、促进数据规范共享、深化数据融合应用、提升数字风控水准均提出明确要求。

  “但是,要做到金融数据全面综合的应用,仍有相当长的路要走。”这位银行IT部门主管直言。目前,数据确权、数据定价、数据交易、数据安全、数据增值与协作等五大操作环节均存在操作痛点,需构建完善的规范操作流程。

  在他看来,其中最大的一项挑战,就是数据确权——当前部分第三方支付机构认为通过客户授权拿到的个人数据,所有权应属于机构;部分银行对此不认同,理由是有些个人数据存在过度采集,或涉及个人隐私,在数据归属方面应列为“个人与平台共有”。这意味着金融机构该选择哪些数据进行共享应用,存在着一定争议。

  “若数据确权存在分歧,数据定价、据交易、数据增值与协作都将遇到一系列操作烦恼。”这位银行IT部门主管人士表示。此外,数据安全该如何得到保障,同样是各家试点金融机构高度关注的话题——目前,数据安全保障将涉及众多现行法律法规,其中一些法律法规尚未健全,造成数据安全保障存在“监管盲点漏洞”,某种程度也会影响金融数据综合应用成效。

  记者获悉,为了解决金融数据综合应用的操作痛点,越来越多金融机构开始引入区块链技术。

  目前一些银行正引入第三方区块链技术研发机构提供底层系统支持,加快区块链技术在数据综合应用等方面的使用进程。视觉中国

  欧科云链集团一位高层向记者表示,区块链具有不可篡改性、动态网络扩展、可扩展权限控制等优势,在数据应用与数据安全方面能实现数据分层及优化网络结构,即将数据写入和读取等权限规则记录到链上,对数据保管进行分层处理,通过其不可篡改和数据冗余等特性,确保数据不会丢失,且实现明确的责任划分,解决事后责任追溯难等问题。

  工业和信息化电子第五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区块链创新团队负责人相里朋指出,针对数据真实性和数据确权溯源等问题,区块链技术可以凭借其最基本的不可篡改特性,为参与数据价值挖掘的各方消除信任壁垒。

  “目前,我们银行正加强区块链技术在数据综合应用方面的探索。”上述银行IT部门主管表示。但是,若要金融数据综合应用试点取得最大化效果,还需各个参与方都拥有相对完善的区块链技术储备与应用能力。

  记者获悉,目前一些银行正引入第三方区块链技术研发机构提供底层系统支持,加快区块链技术在数据综合应用等方面的使用进程。其中,部分区块链技术似乎得到监管部门的认可。比如联邦计算技术可以在海量数据的不可见、不触碰的情况下,实现一个结果的输出,去获得相应的商业价值,区块链技术则基于不可篡改性、不可伪造性、可追溯性等特点,通过与联邦计算相结合,为数据隐私保护提供更全面的保障。

  此次试点也鼓励商业银行等参与机构运用多方安全计算、联邦学习、联盟链等技术实现多主体间的数据规范共享,确保“数据可用不可见”“数据不动价值动”, 促进数据规范共享。

  数据流转应用痛点待解

  相里朋指出,无论是数据确权、数据定价、数据交易、数据安全,还是数据增值与协作,每个领域都存在不少操作痛点,可能需要长期努力才能解决。

  除了数据确权,数据定价也存在不少操作分歧,比如数据到底由谁定价,如何定价,谁有权定价,如何定价才算合理等。

  在数据安全保障方面,监管尺度的松紧同样会带来截然不同的效果,若过分强调数据安全性,可能会给企业增加额外的成本负担与数据使用限制,难以实现数据应用的预期效果;反之数据可能被滥用,甚至存在数据泄露等风险事件。

  记者多方了解到,围绕着这些操作痛点,部分金融科技机构正在探索基于新科技的解决方案。比如隐私计算开始流行。概括而言,隐私计算通过技术作为一个数据交融汇合的中心,让参与各方主体获得所需数据同时,可以令数据不出本地(依然掌握在金融机构与政府机构手里),如此对用户数据形成更强的保护。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1051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