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南鹏:投资难以摆脱经济周期魔咒,不要在寒冬因压力而退缩 | 投资者说
原标题:沈南鹏:投资难以摆脱经济周期魔咒,不要在寒冬因压力而退缩 | 投资者说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钛媒体注:12月6日,在第十八届中国股权投资年度论坛上,红杉资本全球执行合伙人沈南鹏与投资界展开对话。双方就资本寒冬、机构发展、新成立的鸵鸟会、新经济展开讨论。
沈南鹏被誉为“投资教父”,在8年投资银行经历后,他创办了携程和如家,又一手打造了红杉中国。马化腾曾在公开演讲中表示,沈南鹏是中国风险投资行业最成功的投资人,“我们腾讯过去也投了数百亿美元的投资,基本上每一个项目都会看到沈南鹏的团队已经在一两年前进去了,所以他的眼光非常独到,也非常好。”
今年6月27日,红杉资本已完成第一轮60亿美元的募资,未来还计划再募资20亿美元。这是红杉资本自创立以来最大规模的一笔募资。
被问及基金如何保持长远发展的问题时,沈南鹏认为,每个投资人都在忙于项目,这虽然很重要,但是一个基金能够基业长青,最重要的在于搭建一个真正的文化和组织架构。红杉资本是全球组织,有多种产品线、有不同产品线上的文化以及相应的激励机制,这就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在今年较为低迷的市场环境中,红杉中国投资的公司中已有14家上市,这14家企业包括了在纳斯达克上市的爱奇艺、拼多多、小米生态链公司华米科技和云米科技。还包括了赴港上市的美团点评以及在纽交所上市的蔚来汽车。
在资产荒的形势中,创投行业呈现“二八分化”的态势,资金不断向头部企业集中,而真正近乎断粮的只有中小基金。因此,处于行业头部的红杉资本依然能给出不错的成绩。但是在大环境的压力下,头部机构也同样也选择了“闭门修炼内功”。
11月8日,红杉资本与真格基金宣布成立了一家名为“鸵鸟会”的机构。这是一个公益项目,会员可享受红杉真格所有创业资源。在这个过程中,红杉、真格不会限制会员接受任何其他机构或个人的投资。
在沈南鹏的从业生涯中,已经经历过几轮经济危机,他认为把时间轴拉的长远一点就能够度过很多的槛。
对于当前的资本寒冬,沈南鹏表示,“这个行业很难摆脱经济周期的魔咒。有节奏的投资是好的,千万不要在冬天感到巨大的压力,从而开始退缩。”他举例道,1999年的硅谷,那年的基金都不太好,但是到了2002年反而是个更好的时间。
他同样指出,“经济周期的魔咒是每个投资人必须面对的事情。至暗时刻来了,也会有更多好的、价格合理的投资机会。”(本文首发钛媒体,芦依/作者)
以下为对话实录,钛媒体编辑删减整理:谈投资生涯的“至暗时刻”
吴婷:你心中一直有一团火在烧,在各种创业的过程中,有没有什么至暗时刻和艰难时刻?虽然你说红杉的世界里没有冬天,你的世界里一定会有冬天。
沈南鹏:投资生涯的至暗时刻,几乎每个阶段都是有的。有的时候你还是要往长远看。当你今天回顾2008年,一切都显得都不是那么难,一些槛都能过。这个行业最重要的有一句话,有的时候你很难摆脱经济周期的魔咒,2008年那一年的基金也有同样的问题,1999年硅谷那一年的基金都不太好,因为当年是在泡沫的高潮。但是到了2001、2002年反而是一个更好的时间。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其实更加一个有节奏的投资是更好的,千万不要在冬天里面感觉到一个巨大的压力,那个时候就开始退缩了。
至少过去30多年的职业生涯当中,我碰到了太多了,2008年是一个。我从美国回到香港以后,98年的金融危机,那个时候的恐怖情况远超过了08年,你就感觉亚洲金融体系几乎要垮了,国家都要倒闭了,还有什么投资可以做呢?
吴婷:周期的至暗时刻都是沈南鹏至暗时刻吗?
沈南鹏:这是投资人你在市场上必须面对的事。至暗时刻来了,你有更多好的,而且价格合理的投资机会,但是你也别忘了你投的这些企业也会进入你的至暗时刻。
谈投资机构与投资人精神
吴婷:从个人而言您觉得什么是投资人精神,跟企业家精神有什么区别?
沈南鹏:投资人的精神是非常需要去微妙平衡去处理。我想不出任何一个比红杉更好的模式,就是创业者背后的创业者。你要很清楚自己的角色是什么,首先企业的成败,最后确实在于这个企业家的精彩,可以说是能力,都是我用了精彩这个词,这些精彩让这个基金获得了一个超额的回报。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106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