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致、众泰、Jeep等经销商大规模亏损,抱团“逼宫”要求车企赔偿
原标题:观致、众泰、Jeep等经销商大规模亏损,抱团“逼宫”要求车企赔偿
本文由AI财经社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车市寒冬凛冽,又一家汽车企业陷入经销商维权的丑闻。
12月6日,自媒体“愉观车市”曝出,观致汽车全国40家经销商联名上书维权,控诉车企“低价直销、不兑现推出新产品承诺、设置各种限制不给返利”等,并要求厂家在10天内给予解决方案,否则“一切后果由厂方承担”。
观致经销商的“逼宫”举动并非孤例。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凯达研究院发布的《2018下半年中国汽车品牌经销商信心指数研究》报告显示,经销商2018下半年的信心指数综合得分为8.45分,相比今年上半年下降了0.22分,其中总经理信心指数低于8分。
12月3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最新一期“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调查”显示,11月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创历史新高,达到75.1%,环比上升8.2个百分点,同比上升25.32个百分点,库存预警指数位于警戒线之上,这也是今年以来库存预警指数连续第11个月超过警戒线。
在车市整体下行的大背景下,众泰、宝沃、Jeep等品牌也曾相继上演经销商维权的狗血剧情。然而,这样孤注一掷的努力,似乎并没有让他们所处的困境得以改变。
“虚假的繁荣”
经销商在联名上书中提及的惨淡现状,与观致汽车今年以来的一路高歌猛进形成了鲜明对比。
今年1月,宝能集团斥资66.3亿元收购观致集团51%的股份,正式成为后者的控股股东。随后,观致迅速扩张基地,招兵买马,销量也一路上涨,这被观致管理层总结为“宝能赋能”的力量。
到6月的供应商大会,在汽车市场整体下行的情况下,观致汽车雄心勃勃地将今年原定8万辆的销量目标,提高到了“冲击10万台,挑战12万台”。同时,观致宣布在两个月内将经销商数量从170家左右迅速提高到约220家,几乎是“一天开一家新店”。
全国乘用车联席会数据显示,观致汽车今年10月销量为6015辆,1月至10月累计销量53987辆,同比增长447.9%,在车市整体下行的大环境中表现还算亮眼。在媒体对观致的报道中,也不乏“死而复生”“逆袭”“复活”等赞美之辞。
但对于经销商来说,这只是“虚假的繁荣”。
据蓝鲸财经此前报道,观致销量大涨的真实原因,其实是宝能旗下的汽车租赁公司联动云大批量采购,真正通过4S店卖到普通消费者手中的数量并没有太大起色。当时,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就评论称,通过B端渠道是把规模做大是比较简单的办法,但过度依赖B端卖车对观致的长期发展没有好处。
尽管宝能汽车常务副总裁、观致汽车总裁李峰曾信誓旦旦地表示,要全力支持和帮助经销商,“让经销商有的赚,让消费者买得值”。但据知情人士透露,观致的经销商中只有三分之一在零售卖车,三分之一持观望态度,只做维修,另外三分之一则准备拿到建店补贴后就选择“撤退”。
更让经销商不满的是,观致和联动云在“内部消化”和“左手倒右手”的过程中以低折扣结算,扰乱了市场价格,导致传统经销商的日子更加难过。自媒体“愉观车市”援引某经销商说法称,就连此前已实现月销千辆的大经销商,也境况大不如前。
面对大规模亏损,观致汽车经销商不堪压力才选择了联名上书“逼宫”,盖章签字后发送给了观致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
在这封信中,观致经销商列出了厂家低价直销、不按期兑现新产品新品牌承诺、设置各种限制不给承诺的返利及推广费用等六大“罪状”。
在经销商眼中,一方面,观致汽车给联动云平台和普通经销商的价格差异巨大,导致市场价格混乱,经销商经营困难并大幅度亏损,此前承诺的跨区处罚并未兑现,涉嫌“欺骗经销商”。另一方面,观致汽车此前曾承诺2016年后每年推出新车型,2017年成立电动车子品牌Model Young,但至今均为兑现,目前在售的车型严重老化,导致经销商的困境雪上加霜。
此外,经销商还控诉厂家“故意设置”不切实际的门槛目标和检核条件,克扣原本承诺给经销商的支持费用和返利,导致经销商压库严重并损失返利。
这才导致了12月6日40家观致经销商联合展开维权行动,要求厂家将车展支持、返利等全额返还给经销商账户,并取消使用限制条件,对严重亏损的经销商给予补偿,并尽快给出目前现状的解决方案。
截至发稿,观致方面尚未对经销商维权事件有相关回应。
“原本赚的钱都亏了进去”
在车市寒冬的大背景下,观致汽车的遭遇并非孤例。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108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