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沃派博客 每天不定时发布IT文章相关资讯
当前位置:沃派博客-沃派网 > IT文章 > 正文

不论姓社交马、还是姓电商马,小红书练好内功才是正道

12-09 IT文章

关于新晋网红小红书,该如何给它定义?是会做电商的社交平台,还是懂社交的电商?

小红书火了,这个带着社交和电商基因的新物种“吸粉”无数,官方数据显示,截止今年10月,小红书的用户数已经突破了1.5亿。那么,小红书是如何做到这个用户体量的呢?

小红书崛起有三招:优质内容、智能推荐、社区氛围

小红书的优势在于其能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并处于不断进化的状态。比如从图文到直播再到短视频,小红书一直在变。而推着小红书向前的,有三股动力。

第一,优质且高粘性的内容,以及内容生产者。

小红书的内容来源有三种,分别是:UGC、PGC和以明星和达人为代表的PUGC。其中,UGC是小红书的主要来源,主要体现在用户生产笔记,这些笔记往往带着粘性。而这背后少不了“默默”付出的内容创造者。他们有一个较专业的代名词,叫KOL(关键意见领袖)。

小红书的购物笔记不像一般电商的售后评价那般一两句带过,通常是需要大段文字对产品进行细致地描述,因此不少内容中还带有产品照片,这使得内容的真实性有了一定的保障。而入驻平台的明星和KOL本身就带有商品属性,他们在小红书平台活动的目的是创造内容的同时实现自己的商业价值,所以“种草”变现才是最终的目的。

由此可见,小红书背后还存在着涵盖红人KOL推广、笔记直发、商品测评的种草产业链。

举个例子,KOL推荐眼影,他们并不只是推荐眼影,而是会拓展一系列装饰品,甚至是穿衣的搭配等等,这对大多数年轻用户来说是“窒息”的,因为这意味着众多用户会在KOL的“种草”中不断拔草。也许不少用户刚开始只是习惯性打开小红书APP,并没有购买需求,但最终可能被明星、KOL的粘性内容“种草”而买买买。

第二,基于数据的智能化推荐,能够持续激发用户的购买欲望。

通过推荐,用户可以在小红书平台上发现、分享全世界好玩新奇的东西,另外,用户的浏览、点赞和收藏等行为会在后台产生大量的底层数据。通过这些数据,小红书借助智能机器可以较为准确地分析出用户的需求,以期采购的商品是能深受用户推崇的商品。

很明显的一个现象是,现在大多数用户主动寻找商品的需求已经逐渐减少,而通过推荐去消费的现象却极为常见。所以说,小红书在推荐机制上倾注的数据计算是不错的方向,而且无论是数据整合还是智能推荐,都将会是往后电商发展的一大方向。

第三,社区化场景营造了良好的消费氛围。

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人对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比如高颜值、高品质、高性价比;对消费场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今远程视频、直播购物等越来越受消费者青睐,消费者也开始愿意为服务体验买单。因为在视频互动的交流氛围下,能营造出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相互信任的消费场景。

于是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小红书平台的消费场景也越来越多元化,从最开始的美妆、个人护理,拓展到了运动、旅游、音乐、影视、汽车等领域,触及了消费生活方方面面,从多维的角度为用户提供了各类的消费场景。因此涉猎广泛,加之女性消费群强大的购买力,小红书走向了一个掘金的入口。

只不过,三大招数是支持着小红书往电商队伍前面走没错,但一路上小红书并非一帆风顺,内忧外患一定程度上干扰了小红书的发展。

电商路漫漫,小红书需警惕内忧外患,练好内功

小红书走到现在用了5年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但其实这一路,并不太容易。

一方面,小红书自营电商模式出现漏洞,产品质量良莠不齐。

不论姓社交马、还是姓电商马,小红书练好内功才是正道

相关媒体曾作出报道,一位从事化妆品进口的工作人员透露,泰国品牌RAY面膜曾是小红书上的一个爆款产品,林允等明星都曾大力推荐,小红书的自营商城也同样出售过该产品。除部分自贸区对进口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实时备案管理外,根据现行《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实施细则》及药监部门的其他相关规定,进口化妆品实施行政审批管理。然而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上并未查询到“RAY”相关产品及批准文号。

此外南方日报也曾报道,跨境平台小红书曾售卖在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黑榜”中的产品,涵盖了进口电饭锅、空气净化器等等。负面新闻对任一品牌来说都是沉重的打击,更何况是站在电商风口处的小红书。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11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