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沃派博客 每天不定时发布IT文章相关资讯
当前位置:沃派博客-沃派网 > IT文章 > 正文

消费金融增长持续放缓,良性退出是尾部平台的理性选择

12-09 IT文章

原标题:消费金融增长持续放缓,良性退出是尾部平台的理性选择

消费金融增长持续放缓,良性退出是尾部平台的理性选择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苏宁金融研究院, 作者|陈嘉宁

随着上市消费金融平台陆续发布三季报,苏宁金融研究院选取了几家有代表性的平台进行梳理。通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发现消费金融行业增速持续放缓,竞争加剧,各机构纷纷寻求转型,出现头部和尾部分化的现象。以下是具体分析。

行业增速持续回落,竞争加剧

根据人民银行数据,截至2018年9月底,我国居民个人贷款余额高达46.2万亿元,同比增长18%。

消费金融增长持续放缓,良性退出是尾部平台的理性选择

从个人贷款的具体类别来看:

(1)个人消费金融贷款持续回落。三季度个人消费贷款的增速(同比)达24%,相对前几个季度持续回落。受到监管趋严以及各机构收紧风控政策的影响,消费金融增长放缓的趋势得到延续。另一方面,在三种个人贷款类型中,消费金融仍然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成为推动个人贷款业务可持续增长的重要力量。

(2)个人住房贷款。由于三季度我国大部分地区仍然维持稳定偏紧的房地产政策,因此,个人住房贷款的增速也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18%),与此同时,考虑到住房贷款余额在个人贷款中的较高占比(54%),同期个人贷款增速也维持稳定。

(3)个人经营性贷款。受扶助民营经济和小微企业等一系列政策出台的影响,个人经营性贷款增速得到进一步提升,但整体在贷余额仍然小于住房贷款和个人消费贷款,表现出较大的增长潜力。

消费金融增长持续放缓,良性退出是尾部平台的理性选择

三季度,更多的机构进入消费金融领域,竞争更加激烈。

在消费金融牌照申请方面,9月,金蝶国际与中信集团联合成立“中信消费金融公司”的申请获批通过。同期,光大银行宣布,拟与台湾王道银行、中青旅共同发起设立北京阳光消费金融公司,注册资本金10亿元。9月19日,富邦金控公告旗下富邦华一银行与唯品会拟在四川筹建“四川唯品会富邦消费金融有限公司”。9月29日,两岸首家合资消费金融公司“厦门金美信消费金融有限责任公司”获批开业。截至10月,国内共有24家消费金融公司获准筹建或开业,排队等待批文的公司约12家。

另外,7月上旬,互联网巨头今日头条与三家持牌金融机构合作,推出了针对头条用户的消费金融产品“放心借”。它与此前上线的滴滴“滴水贷”、美团“生活费”类似,通过消费金融实现互联网流量的变现。9月份,苏宁金融任性贷与驴妈妈合作,将消费金融服务嵌入到旅游场景中。更多机构的涌入,使得消费金融领域的竞争更加激烈。

代表性上市平台分析

本文选择了宜人贷、拍拍贷、趣店、信而富、乐信等几家上市平台进行分析。

1、业绩表现: 主流平台增长持续放缓

营业收入作为企业利润表的入口,也是受财务操纵影响最小的指标,本文用营收增长率指标来考查各互金平台的业务增长情况。

三季度,各个平台的营业收入增长持续放缓,其中有三个平台甚至出现了两位数的负增长(宜人贷:- 27.03%;拍拍贷:-16.64%;信而富:-35.38%)。

究其原因,首先,二季度持续蔓延的P2P爆雷潮在三季度达到高潮,投资者的信心受到打击,对于到期的投资,落袋为安,不再复投,各个平台在三季度保持着资金的净流出,资金端的收紧抑制了各平台业务的开展。其次,监管增强和资产质量的恶化也促使各个平台收紧风控政策,降低业务规模。另外,业务增长放缓存在惯性,表现在当机构感知到消费金融行业增长放缓,为了避免承担资产质量下降的风险,成为其他机构的“接盘侠”,便会纷纷主动提升风控标准,控制放款,而这种收缩又会进一步抑制消费金融行业增长,如此形成循环。

消费金融增长持续放缓,良性退出是尾部平台的理性选择

2、风险表现: 逾期率小幅攀升,资产质量波动

从风控表现分析,三季度各个平台的逾期率相对二季度都出现了小幅攀升。根据宜人贷三季报的解释,逾期攀升的主要原因包括放贷增速放缓,以及信贷资产质量表现持续波动。其中,由于放贷增速放缓,迫于业绩压力,平台不得不尝试一些更加次级但收益率更高的客群。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11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