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微软、亚马逊,三足鼎立谁会笑到最后?
猎云网注:苹果不止卖手机,亚马逊是一家“伪电商”,微软打开天窗拥抱云,这耳熟能详的三大巨头背后还拥有着强大的商业帝国,近日,三家企业为争夺市值最高的企业上演着激烈的“三国杀”,到底谁能成为最后的胜利者?文章来源:经济观察报,作者:陈永伟。题图来自图虫创意,猎云网获授权使用
最近,苹果、微软和亚马逊这三大巨头企业正在为争夺市值最高的企业上演着激烈的“三国杀”。
今年早些时候,苹果和亚马逊的股价都表现出了强劲的走势,其市值分别于8月2日和9月4日突破了万亿大关,但随后又因故双双回落。当苹果和亚马逊的股价回落时,“不当大哥好多年”的微软的股价却保持了持续上扬的态势,并在11月26日盘中一举超越苹果,时隔十六年后重新回到了市值第一的位置。
此后,这三大巨头的股价交替涨落,市值排名也来回变动,一时之间难分胜负。那么,在这三大巨头之中,谁会最终胜出,成为未来最有价值的企业?这恐怕是很多人都关心的问题。
企业的估值是一个很玄妙的东西。从金融理论上看,估值的方法很简单,只要把企业未来的预期盈利状况折现回来就知道了。但是,未来的盈利状况究竟会如何本来就是高度不确定的事件,它很大程度上只能依靠人们对未来的认识进行猜想。
从这个角度看,要想看清三巨头未来的市值状况,就必须先对它们在未来的盈利情况作出准确的判断。要做到这点,就需要回答三个问题:它们的业务究竟有哪些?它们是怎么做这些业务的?这样运作业务的机遇和风险究竟有哪些?
三巨头的业务究竟是什么
如果我问,苹果、微软和亚马逊分别是做什么的?恐怕很多读者都会觉得可笑。这个问题还不简单,苹果是卖手机的,微软是卖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的,亚马逊是搞电商的呗!如果您的判断也是这样,那么就已经对三巨头的业务有了严重的误判。
为了认识这几家企业的真实业务状况,我们不妨来看一下它们各自的财务报表。
苹果不止卖手机
根据苹果公司最新发布的财报,苹果公司在今年7月到9月之间,其营收总额达到了62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上涨20%。在收入构成中,来自iPhone销售的为371.85亿美元,占59%;来自iPad销售的为40.89亿美元,占7%;来自Mac销售的为74.11亿美元,占12%;来自服务的为99.81亿美元,占16%;来自其他产品的为42.34亿美元,占7%。由此可见,虽然苹果的收入构成中,硬件销售依然占据大头,但是服务项目带来的收益也不可忽视,它已经在苹果的收入来源中排名第二。从这个角度看,将苹果完全归为一家卖手机和电脑的企业并不合适。
如果我们看一下比较长期的趋势,就会清楚地发现在过去几年中,苹果的服务收入一直呈现出上升的势头。如果排除掉手机价格上升带来的收入增长,服务收入其实是苹果收入构成中最为稳定的增长力量。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有一些分析师甚至认为,苹果很可能在未来转型成为一家软件服务公司。
亚马逊是一家“伪电商”
亚马逊于10月26日发布了2018年第三季度的财报。数据显示,本季度亚马逊实现营收565.7亿美元,同比增长29.3%;净利润为28.83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1026%;营业利润为37.24亿美元,同比增长974%。从收入构成看,来自北美市场的电商业务和海外电商业务的收入占了八成以上,AWS云业务占了12%。从表面上看,亚马逊确实是一家电商企业无疑。
不过,如果我们从利润的角度重新进行分析,结论就大不一样了:本季度,亚马逊的AWS云计算业务创造的运营利润为20.77亿美元,占了全公司运营收入的56%!从这个角度看,亚马逊其实是一家“伪电商”,它的真正业务是提供云服务。
微软打开天窗拥抱云
微软于10月25日发布了2019年第一财季财报(统计时间为2018年7月到9月)。根据财报,在这段时期内,微软公司营收为291亿美元,增长19%;其中运营收入为100亿美元,增长29%;第一季度净收益达88亿美元,增长34%。
从收入构成看,“生产力和业务流程业务”的表现最为突出,收入达98亿美元,增长19%。在这一大类业务中,企业级服务的增长是最为抢眼的。企业级Office365服务以及企业级Office产品与云服务的增长分别达到了36%和17%,而Dynamics 365(注:Dynamics365是新一代云端智能商业应用)业务及Dynamics 产品与云服务的收入增长则达到了惊人的51%和20%。而相比之下,其中消费级业务,如消费级Office365服务、消费级Office产品与云服务,以及领英的增长则要平缓得多。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118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