钉钉入局在线文档市场 阿里和腾讯再次对决?
12月9日,在寒冷刺骨的北京,钉钉召开以“数字化的工作方式”为主题的秋冬发布会,围绕企业经营的“人财物事”四要素提供多种数字化解决方案,其中最引起我兴趣的产品是钉钉智能文档,这个基于钉钉的在线文档协作产品,由钉钉与国产办公软件商金山WPS联合推出,这也是它首次入局在线文档市场。
在钉钉这次推出的一揽子“数字化”产品中,我对钉钉智能文档最感兴趣,一方面是自己每天都在用苹果Pages、微软Word以及印象笔记等文档类产品,深知当前本地和在线文档的各种不便,以及其中存在巨大的机会;另一方面则是前几天在朋友圈看到,有人建议钉钉应该收购印象笔记,补齐它在在线文档协作领域的欠缺,看来钉钉确实一直在线文档领域布局,现在正式入局。
在线文档忽然热起来了
历史比互联网还悠久的文档软件市场忽然一下热起来了。
电脑出现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都不能上网,只是解决电子化办公的问题,电子化办公最重要的就是办公软件,文档软件堪称“办公软件之母”。微软在90年代早期开发的Office办公套件成为基础软件,word、excel和ppt被视为办公三件套,现在已是求职者都会拥有的基础能力,后来苹果、谷歌和我国的金山都开发了自己的三件套。
这些“三件套”的工作模式是都“本地思维”:用户在本地创作、编辑和存储,如果需要协作,就会通过EMAIL、IM、云盘等互联网工具来传送,虽然后来都与时俱进推出了文件云存储、云同步等功能,但基础功能依然是面向本地,做的是文档云存储,而不是在线文档,换句话说,这些“三件套”都是几十年前的本地化办公思维,全然无法满足如今的在线协作时代。
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完全面向在线协作的在线文档应运而生,移动智能办公时代愈演愈烈。
今年4月18日,腾讯QQ团队发布“腾讯文档”,马化腾亲自站台,发布朋友圈称:
“团队给我的意外惊喜,没有一丝丝的防备,八年前原本希望广研团队开发,但广研做成微信后就放下了。今天反而由SNG QQ团队做了,而且还有微信小程序版。”
四个月后,腾讯文档月活突破了1600万。
2010年马化腾就想做的在线文档,最初由互联网巨头谷歌引爆,它发现人们都有用GMAIL沟通工作传送文件的习惯,发布Google Docs让用户不断上传下载的附件可以直接在线编辑,基于Google Docs谷歌也完成了对企业服务的布局,成为仅次于微软的第二大企业基础办公软件服务提供商。在Google Docs的倒逼下,微软发布Office 365而且大获成功,正是因为有这种的关键在线化、to B化和云端化转型,微软最近市值才得以冲上全球第一。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Google Docs在中国的市场可以忽略,正是因为此,中国出现了两个明星创业公司,一个是曾经连续八年在谷歌总部担任资深软件工程师蔡建创办的一起写,去年7月获得由快手投资的780万美元B轮融资,A轮投资者是金山WPS;另一个是号称要做“中国版谷歌Docs”的石墨文档,今年拿到今日头条的B轮融资。一起写和石墨文档用户数分别有600万和1000万,不过很快就被腾讯文档超越,由此可见巨头的力量。
网易也是一支力量,网易旗下的有道云笔记对比Evernote——不过笔记只是文档的一个补充,2014年底,网易推出了多平台企业协同办公应用有道云协作,当时网易副总裁、有道CEO周枫曾透露有道云协作目标是在2015年做到企业内部协同软件的第一。
金山WPS则是一个神奇的存在,1989年诞生于金山的WPS一直想要通过OFFICE的模式去抢OFFICE的蛋糕,不过在1995年Office进入中国市场后都没什么存在感,算上盗版用户,后者更是长期占据绝对市场份额。后来WPS抓住移动、在线和免费的趋势,占领了一定的市场份额,2016年其用户占国内办公市场用户总规模的27.81%。就在线文档市场,金山WPS投资了前面提到的一起写,7月推出了自己的WPS文档,现在选择跟钉钉合作,WPS擅长办公软件本身(比如排版、格式等),钉钉擅长在线协作,给人感觉是强强联手。
为什么钉钉要做在线文档?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126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