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沃派博客 每天不定时发布IT文章相关资讯
当前位置:沃派博客-沃派网 > IT文章 > 正文

阿里巴巴增持阿里影业股权至50.92%,能否助力影业回暖?

12-12 IT文章

原标题:阿里巴巴增持阿里影业股权至50.92%,能否助力影业回暖?

阿里巴巴增持阿里影业股权至50.92%,能否助力影业回暖?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首席娱乐官

12月10日,阿里巴巴与阿里影业联合宣布,阿里巴巴将增持阿里影业股权,从之前49%的持股比例提升至50.92%。交易完成后,阿里巴巴将对阿里影业构成实质控制,并且在阿里影业董事会中拥有大多数席位。其中,樊路远、俞永福、邵晓峰等阿里巴巴合伙人都出现在阿里影业董事会成员名单中。

根据协议,阿里影业向阿里巴巴集团发行10亿股新股,每股1.25港元,通过此次股票发行共筹集12.5亿港元。受此消息激励,阿里影业早盘大涨,涨幅一度接近9%,最高报1.34港元,创2018年以来新高。

阿里巴巴增持阿里影业股权至50.92%,能否助力影业回暖?

针对阿里巴巴对阿里影业股权增持这一举动,有人把它当成影视行业回暖的征兆。但是,小官并不认同这种看法。阿里巴巴在此时增股,很大原因是阿里集团在战略上的整体调整和布局,对于影视行业的发展并不会改变什么,行业寒冬依然持续,而等到春天到来时,阿里影业服务的电影或许并不是最大的受益者。

阿里巴巴增持阿里影业后,电商思维更加明显

阿里影业被阿里巴巴增持,阿里系的资源再一次得到充分整合,未来阿里巴巴将会以文娱产业为噱头带动更多非文化产品的售卖和发展。这也是阿里巴巴一直在做的事情。

从这一点出发,阿里影业其实做回了阿里巴巴的老本行,在影视行业寒冬里,并没有改变什么,反而在影视行业处于最低谷时增持股份,为后续让电影为阿里的新零售业务赋能。

今年6月,淘票票总裁李捷曾说“淘票票将不再是在线票务平台,而是用户观影决策互动平台”,并推出“淘票票+灯塔+云智”的概念。为电影片方提供电影宣发平台,此为“灯塔”;为影院提供售票系统,此为“云智”。据悉,云智已经签约了3400多家的影院。后续云智还会和阿里打通新零售业务,将电影与更多新零售产品构建联系。阿里巴巴的电商思维显露无疑。

阿里巴巴以做电商平台起家,后续发展壮大,涉猎多个领域。特别是投身文娱产业后,仍以给线下商家提供线上平台为主,在最上游的产出并不占有优势。

之前,阿里巴巴宣布和星巴克合作,由阿里系旗下的饿了么为星巴克提供外卖服务,这也是美国连锁咖啡品牌星巴克在全球范围内首次推出的外卖服务。其实,这并不是阿里的首创,在星巴克开启外卖之前,腾讯就和瑞幸咖啡(luckin coffee)做了一次非常成功的推广合作,助力其在为期 7 天的“双 11 首届 luckin狂欢节”中销售饮品 1820 万杯,创造了国内外咖啡业界的销售纪录。随后星巴克紧随其后,向其学习,与阿里巴巴建立了合作。

瑞幸咖啡在我国最大的社交工具上投放广告,利用微信 LBS 广告迅速告知周边人群,以首单免费获取第一批下载用户,用有超强的裂变拉新能力,后续凭借产品的质量吸引了大量的存量。

阿里巴巴的优势在于拥有大量用户的大数据,虽然目前缺少像腾讯这样社交型的平台,难以产生强大的裂变效果,但是数据先导作用已然可以对用户行为进行分析,以及相关项目的开展和策划。这也有让阿里影业在与片方和影院方进行合作时占有优势,具有一定的议价能力。

“我们希望帮助电影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去触达更海量的用户,打造更多元的业务场景,创造更多的商业变现机会。”阿里影业相关负责人说。

阿里打出的牌看似是为电影行业助力,其实更多是借助电影的名义撬动更多零售等线下产品的销售,为线下的其他产品蓄势。如此看来,阿里影业其实只是阿里巴巴的宣传兵,为其他领域服务。其实也能够理解,电影再怎么赚钱,同其他行业相比,赚取的费用只能是小巫见大巫。

可以想象,未来阿里系全产业链打通后,电影+项目将会让线下的新零售产品百花齐放,而于上游的电影创作本身没有丝毫意义。

持续亏损、持续投入,阿里影业创作端缺失

根据今年阿里影业发布的半年报中显示,截至9月30日,阿里影业半年内营收达15.32亿元,较上一年同期6个月的11.84亿元同比增长29.4%。经营净亏损为1.54亿元,与去年同期的4.31亿元亏损相比,大幅缩窄64.1%。尽管亏损额度有所减少,但是亏损仍在继续。

阿里巴巴增持阿里影业股权至50.92%,能否助力影业回暖?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13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