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沃派博客 每天不定时发布IT文章相关资讯
当前位置:沃派博客-沃派网 > IT文章 > 正文

马化腾、张小龙等腾讯高管的集体反思

12-13 IT文章

原标题: 马化腾、张小龙等腾讯高管的集体反思

马化腾、张小龙等腾讯高管的集体反思

在12月12日的腾讯2018年度员工大会上,马化腾负责开场,张小龙负责圈粉。

在这场腾讯年度大型内部会议上,马化腾、刘炽平、任宇昕和张小龙轮流上去忆苦思甜。最后一个出场的张小龙最不按套路出牌,但他募集到了最多的掌声和笑声,他的段子征服了无数鹅厂的女员工,她们在朋友圈里各种花痴张小龙。

有人整理的一份张小龙语录在朋友圈、微信群里被广泛传阅:

现场还发生了一个有意思的事儿,张小龙在开嗓前,现场放了一首《祝你生日快乐》,说“今天是小龙的生日”,画面温馨,冲淡了腾讯一年来的焦虑。但百科上显示,张小龙出生在1969年12月3日,如果不是百科弄错了,那就是张小龙的户口本填错了,我们无从细考,大概只有等到《张小龙传》出版的时候,这个谜底才会揭晓。或者,爱哪天哪天吧,总之是12月没错的。

张小龙延续了他一贯的冷幽默:“每年我有两次公开演讲,一次是微信公开课、一次是公司的年会,很多人都期待我讲段子,这样让我压力很大,但是为了满足大家的要求,我还是准备了满满两页的段子。”

诚如其所言,每年的微信公开课Pro都成了互联网产品经理对张小龙的朝圣之旅。

张小龙调侃互联网分为人工套路时代和机器套路时代,而“产品经理也分为两个时代:(以张小龙为代表的)古典互联网产品经理和区块链互联网产品经理”。

“自古套路得人心。互联网的发展史,就是套路的发展史。用套路去欺骗和误导用户,让用户不要思考,就沿着产品经理设计的路径往前走(这都是套路)。”张小龙说,“对于用户来说,他们更希望被诚实地对待,而不是去‘套路’他们。让大家放下手机多和朋友见见面,虽然这只是一句口号,但是很多时候这些才是用户心里真正所需要的。”

他身上散发着中华和Marlboro混合而成的魔鬼魅力。

调侃归调侃,张小龙的产品哲学一以贯之,他对腾讯员工强调“不要关注竞争对手,而是关注你的用户”。

尽管不关注竞争对手,但张小龙也没有忘记点化一下竞争对手:“大部分产品都在欺骗用户,做各种滤镜,喊口号说‘记录美好生活’,但生活其实并不总是美好的。”

“记录美好生活”恰好是今日头条旗下的抖音今年的广告语。

而在今年1月15日的2018微信公开课Pro上,他分享了类似的产品哲学:“我觉得故意去感动一个人也是挺不尊重他的表现。整体来说,我觉得我们在产品里面要保持特别高的专业度,同时我们希望真正能够把用户当成朋友看待,而不是把他当做一个听从我们驱使的群体,这样都不是太尊重他的表现。”

员工大会上,张小龙也重申了对KPI的鄙视,同时他说不鼓励员工做PPT——大概是因为他从来都懒得做PPT,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在他之前发言的刘炽平则精心准备了PPT,所以场下的人在张小龙说出这话时不由自主地爆发出了笑声。

张小龙最后说:“我想引用贝佐斯的一句话——‘善良比聪明更重要’,因为AI比你更聪明、更懂套路,但你可以比AI更善良。”

其实把“AI”换成“算法”,味道就出来了。

每个公司都有那么一两个异类,腾讯有张小龙,阿里有王坚,都是被互联网耽误了的单口相声演员,看似毫无逻辑的事情被他们说成了语录。

尽管张小龙的语录刷屏了,但腾讯其他三位高管对今年业务的梳理和反思同样值得关注,尤其今年对腾讯而言,是意义重大的一年,也是颇为命运多舛的一年、充满变革和挑战的一年。

在《腾讯传》的最后一页,张志东对吴晓波说过的一句话如今看来充满了预见性和宿命论:“如果哪天腾讯遇到了更大的挑战,也许就是新的一天开始了。”

那是2012年。

今年,腾讯迎来了自己的20岁生日。今年,腾讯进行了该公司历史上的第三次重大战略升级和架构调整,全面toB,积极拥抱产业互联网。今年,腾讯股价随着整个不可描述的大环境剧烈波动。今年,腾讯过往屡试不爽的“后发先至”突然失效了,尤其在短视频领域……

关起门来说话,四位高管肯定要比平常对着外界更真诚和坦诚,他们既要稳定军心、展望未来,又要解剖腾讯的疑难杂症、强化危机意识。

根据腾讯自家的公众号“腾讯文化”释放的四位高管的发言乞丐版——这既是一个很好的对外PR的窗口,也是为了让外界多多少少了解点儿腾讯高管们的思考或反思。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133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