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充值返利模式陷庞氏骗局 “O2O加油”能撑多久
与油通业务合作的吉利石油燕房路加油站,已经终止与其合作。
车到加油推保养优惠。
油帮帮充值功能也已暂停。
车到加油推荐好友有奖。
预充值返利模式陷庞氏骗局
一键导航,就近加油,不用下车,车主可以通过手机App或微信支付,不仅快速完成加油,还有返利可收……这智能到有点浪漫的加油方式,在吸引了大量车主使用的同时,也使得很多游资快速进入“互联网加油站”的蓝海。
2014年开始,大量打着“智慧加油”口号的App如雨后春笋般在北京和广东等地冒了出来。但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大多数功能和营销模式高度一致的加油App展开着相似的业务,一方面它们吸引大量社会游资涌入,一方面它们采取挪用预充值,烧钱高额补贴车主的方式,最终将部分加油O 2O企业拖入庞氏骗局的崩盘境地。
不过,全国11万座加油站及其智能化较低的系统,再加上全国一年近3万亿的汽车加油交易额,互联网+加油正当其时,加油O2O大浪淘沙之后,哪些企业存续,目前仍未可知。
燃油支出占车辆费用近半
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0月底,我国机动车保有量为2.76亿辆,其中汽车1.69亿辆,机动车驾驶人数达3.22亿人,汽车驾驶人数达2.75亿人。
在后汽车服务领域的多个环节中,为什么资本独独青睐“互联网+油站”?一家加油App,算了一笔小账。
以一辆未来要开6年的现代伊兰特为例,其净车价在整体用车成本中基本占33%左右,维修、保养占8%,保险占10%,燃油占49%左右。
以上计算显示,相比于汽车保养、洗车等后汽车服务,汽车加油显然是典型的高频次、高单价产品,同时也是普通私家车全生命周期中最大的成本组成。
另据行业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加油站数量近11万座,每天的加油交易量近百亿,年加油交易额3万亿元左右。因此,众多“互联网+”企业及其背后资本,争相涌入加油市场顺理成章。
据南都市场调研,目前国内存在的加油类A pp高达两位数,叫得出名号的有油通、车到、喂车车、易加油、油帮帮、大圣加油、芝麻加油、微车等一批品牌。
在这些App中,绝大多数互联网+企业都号称要让加油更加便捷,让加油站获得更多的加油量,让车主获得更多便利和优惠。
互联网+加油,确实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加油站的服务水平。比如多数加油A pp提供的导航和在线支付方式,广受用户好评。
由于行业竞争激烈,加油App行业的众多企业,更迷信资本的驱动力,他们更愿意通过与合作加油站采用高额补贴的方式,在短期内完成“跑马圈地”,直接挤压竞争对手的生存空间,最终以垄断性优势来赢得市场和利润。
悬崖边上的预充值返利
2015年年末,e租宝、水果营行倒了。在互联网+加油领域,它们还有一个难兄难弟叫油通。油通之死,死于加油App走上了理财软件的道路。
油通、油帮帮、微车等业内大多数加油App,它们上线之初,大多要求车主现场下载后才能享受服务和优惠。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多款App都要求车主在自己的平台上缴纳预存款项,部分App甚至要求预存最低额度千元以上,只有这样才能拿到加油返利。
业内人士分析,实际上此类加油App更像理财软件,加油卡充值优惠主要采用了类似分期付款的模式,车主一次性存入大笔金额,而加油却是逐笔消费,因而有一定的时间差,所获得的折扣优惠实际上就是资金沉淀后所产生的利息。
也有质疑称,这种模式类似于P2P行业的“资金池”,以高息等方式通过平台收集起投资者的资金,以吸引后来投资者的资金付给前期投资者到期的借款,而一旦中途出现坏账或者资金链断裂无法偿还,公司可能就无法继续维持。
这个担忧,在预充值“鼻祖”油通身上真实发生了。成立于2014年3月31日的北京油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是目前可查的互联网+加油行业预充值“鼻祖”。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14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