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沃派博客 每天不定时发布IT文章相关资讯
当前位置:沃派博客-沃派网 > IT文章 > 正文

中国22岁学霸成世界科学年度人物,一招解决物理界百年难题

12-21 IT文章

原标题:中国22岁学霸成世界科学年度人物,一招解决物理界百年难题

本文由AI财经社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全球十大科学人物榜单上,贺建奎因“反派”身份入围,22岁的曹原则因发现石墨烯超导角度名列第一。

12月19日,世界顶尖学术期刊、英国《自然》杂志公布了2018年度影响世界的十大科学人物。

值得注意的是,《自然》只选取当年对科学界产生最大影响力的十位人物,并不一定是正面形象。2018年榜单中的“反派”就是半路出家的基因编辑学者、南方科技大学副教授贺建奎。

“他在世界舞台上登场得匆匆,消失得也匆匆。”《自然》在一篇名为《CRISPR流氓》》的特写文章中写道。

影响力第一的曹原才22岁。这位中科大少年班毕业生、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在读博士,9个月前在《自然》杂志的网站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了2篇关于石墨烯的重磅论文。

他发现,当两层平行石墨烯堆成约1.1°的微妙角度,就会产生神奇的超导效应。这一轰动国际学界的新发现,直接开辟了凝聚态物理的一块新领域。如今,许多学者正在试图复制、拓展他的研究。

中国22岁学霸成世界科学年度人物,一招解决物理界百年难题

不同角度扭曲的双层石墨烯,图片/《自然》杂志

三年读完小初高,高考拿669分

每年《自然》的十大人物的封面图片都是一个巨型数字“10”,但具体样式和底纹都会结合当年的科技热点来设计。

2018年的封面图片指向曹原的成果。数字“10”中的“0”被处理成一个正六边形,就像构成石墨烯的碳环结构。再细看,“10”由2层蜂窝状的小正六边形填涂而成,分别为红色和蓝色,两层之间有微小夹角,使得图像出现重影。这点出了赋予石墨烯超导能力的“魔角”。

曹原是那种天才少年。他1996年出生于成都,14岁时从深圳耀华实验学校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学院,并入选“严济慈物理英才班”。

天才往往接受“超常教育”,曹原也不例外。有媒体报到,他于2007年就读深圳耀华实验学校时,用三年时间读完小学六年级、初中和高中的课程,高考总分为理科669分。对此,他轻描淡写,“我只是跳过了中学里面一些无聊的东西。”

2010年考入强手如林的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学院后,曹原依然如鱼得水。教授《计算物理》的丁泽军教授向新创校友基金会介绍他是一个“很聪明的家伙”,“本科时计算物理课程中的课题研究成果发了一篇文章。也没花多少时间,也就是一个寒假就做完了”。

“这是在我实验室混过的娃”,中科大物理学院教授曾长淦对曹原同样印象深刻,“我们的研究以实验为主,但曹原发的却是理论文章。虽然在实验选题、方向与写作上我可给他指导,但在技术细节上无法手把手教他。”

但曹原很令人放心:接受的题目一定能做出来;做研究十分主动,如果计算遇到困难,他永远会尝试其他的软件方法。

中国22岁学霸成世界科学年度人物,一招解决物理界百年难题

2014年,曹原本科毕业,图片/中国科技大学官网

而且曹原兴趣广泛。他喜欢捣鼓计算机,也经常在朋友圈晒天文观测的照片。他并不恃才傲物,反而低调沉稳,情商很高。

2012年,他作为中科大派出的首批交流生,前往美国密歇根大学游学;次年6月,他获得中科大“顶尖海外交流奖学金”,同时被牛津大学选中,受邀开展为期两个月的科研实践。

2014年,曹原本科毕业,荣获中国科技大学本科生最高荣誉郭沫若奖学金,并前往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入选《自然》十大科学人物后,一位与曹原熟悉的少年班毕业生如此感叹:“他实在是太强了,在科大是传说级的人物。”

魔法角度,石墨烯零阻力传输电子

曹原与麻省理工学院的物理学研究生项目失之交臂,但他通过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进入了Jarillo-Herrero的课题组,实现继续做物理研究的心愿。

博士开局阶段,他遭逢过失望。当时,他花了六个月时间研究一份似乎令人激动的数据,但最终发现那仅仅是实验设置中的巧合。“他不开心,但他只是卷起袖子继续干了。”Jarillo-Herrero记得。

那会儿,课题组已经开始用不同的角度堆叠、旋转碳原子层了。曹原的研究内容为,当垒在一起的两层石墨烯彼此间轻微偏转时会发生什么。按照理论预测,轻微的偏转就会让材料行为产生剧变,但有许多物理学家对此心存怀疑。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156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