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沃派博客 每天不定时发布IT文章相关资讯
当前位置:沃派博客-沃派网 > IT文章 > 正文

苹果、三星遭遇销量寒冬,钟摆更新模式失效后遗症渐显

01-03 IT文章

2018年,智能手机市场领军品牌苹果、三星所推出的智能手机新品,似乎因不及市场预期而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销量挑战。

既苹果在2018财年第四财季宣布不再度外公布销量数据后,1月3日苹果又罕见的将2019财年第一季度业绩预期从此前的890亿-930亿美元下调至840亿美元,与苹果在第四财季公布的业绩预期相比,近百亿美元的最高下调幅度可谓是前所未见。新款iPhone 销量危机也由此从业界传闻转变为官方证实。

与苹果同病相怜的还有三星,其今年新推出的三星S9、Note9 系列新品,从数据来看销量表现也是不及预期,并由此拖累三星智能手机整体销量表现。

从IDC公布的2018年前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销量数据来看,三星智能手机全球销量在2018年前三季度分别同比下滑2.4%、10.4%、13.4%,呈现出跌幅扩大趋势。而在中国市场的颓势更为明显,多家市场调研机构公布的数据显示,三星智能手机在中国市场的市场份额已不足1%。使得三星电子移动业务部门总裁高东真在发送给公司内部信时表示:“对于当前三星智能手机业务所处的挣扎状态,我感到很抱歉。并寄希望通过即将上市的Galaxy 10和可折叠屏幕手机来度过危机。”

苹果、三星遭遇销量寒冬,钟摆更新模式失效后遗症渐显

钟摆更新模式失效后遗症渐显

对于自家产品为何会遭遇销量寒冬?两家公司似乎都将原因归咎于其在中国市场的表现不及预期或者中国竞争对手的强势崛起所带来的影响。

对于一季度营收指引的大幅下调,苹果将其主要原因归咎于苹果新品在大中华区的销售不力。在库克对投资者的公开信中表示:虽然我们预期在某些关键新兴市场会面临一些挑战,我们并未预见到经济衰退的程度,尤其是在大中华地区。事实上,我们的大部分营收都不及我们给出的指导,我们的全球营收同比下降超过100%,数据不及预期主要发生在大中华区的iPhone、Mac和iPad业绩上。”

而三星对于前三季度其智能手机销量表现不力,也谈到原因在于“三星无法在中端及入门级智能手机市场上跟小米、华为等中国公司竞争。”

从某种层面来说,这的确是客观存在的外部因素。国产头部品牌的强势崛起所带来的用户分流与今年所出现的经济形势疲软大家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的双重压力,使得价格一路攀升乃至达到国产价格一倍但用户体验并未超越一倍的苹果、三星旗舰,变得有些“曲高和寡”。

但在外部客观存在之外,事实上从苹果和三星今年的境遇来看,似乎也愈发的说明原本适用于手机市场的钟摆更新模式正在失灵,即使是优势厂商也不例外,用户每年都需要大更新、强新意的刺激,挤牙膏更新已经开始玩不转了,特别是对于中国市场而言。

苹果、三星遭遇销量寒冬,钟摆更新模式失效后遗症渐显

众所周知的一点是,苹果和三星作为智能手机行业公认的市场领头羊,他们也凭借各自所占据的市场领先地位,其在智能手机产品的技术更新上,也都采取了Tick-Tock”(钟摆模式)这一由英特尔首创的产品开发战略。

Tick-Tock模式作为英特尔的芯片技术发展的战略模式,其在过往代表着英特尔每2年一次的工艺制程进步。具体而言,其在前一年提升芯片的制程工艺、增加晶体管数量、并在此基础上增强原有的微架构;而接下来的一年则是维持相同工艺的前提下,进行微架构的革新、改进,以提高新制程技术采用的效率,并使之更加完善。

这一产品开发模式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制程工艺和核心架构的交替升级,一方面避免了同时革新可能带来的失败风险,同时持续的发展也可以降低研发的周期,并可以对市场造成持续的刺激,并最终提升产品的竞争力。

苹果、三星遭遇销量寒冬,钟摆更新模式失效后遗症渐显

也正基于此,英特尔在芯片开发上探索出的这套模式也被套用在了许多产业之中,而在智能手机产业,苹果和三星对于Tick-Tock”模式运用得最为娴熟。

如我们所见,苹果、三星在其旗舰产品的更新中,通常会在奇数年带来全新的产品工业设计语言,革新的拍照技术进步,而在偶数年进行产品工业设计槽点的调整修补,内在配置的提升加码,以此循环刺激用户换机需求。从两家公司的过往表现来看,这套产品开发模式是颇为行之有效的,而对其运用,相对而言苹果还更甚一筹。

但如今随着苹果和三星在2018年推出的智能手机新品市场表现接连失利,似乎也彰显了钟摆效应在智能手机市场的逐渐失效。

为何钟摆模式会逐渐失效?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209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