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真估遭遇离职员工组团讨薪,二手车电商年关难过
原标题:精真估遭遇离职员工组团讨薪,二手车电商年关难过
车市寒风凛冽,又一家二手车估值平台摇摇欲坠。
2019年1月3日,数十名遭遇裁员的精真估员工总算收到了被拖欠一个多月的工资,但过少的金额仍然让他们大感意外。今年11月,这家野心勃勃地要做二手车评估行业中的“支付宝”的公司,突然大规模裁员至少三分之一,且拖欠员工工资、赔偿金和差旅报销费用长达一个多月。
AI财经社记者查询发现,精真估成立于2014年3月12日,注册资本近8900万元,是一家专门做二手车评估检测的互联网公司,隶属于易车——易鑫金融旗下,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持有该公司77.53%的股份。
在精真估看来,为了在“资本寒冬活下去”,裁员是迫不得已的选择。但对于被波及的员工来说,拿不到应得的工资和赔偿,同样很难在北京活下去。
“现在什么都没有了”
1月3日,听说当天晚上薪水有可能到账,精真估讨薪群里瞬间炸开了锅。林杰心里存着一线希望,“开着手机坐床上,5秒钟刷一次”。
近一个多月以来,类似的消息已经像“狼来了”的故事一样传了好几次,结局每次都是失望。晚上8点前,陆续有人收到了迟来一个多月的工资,但“数额不太对”,有人只拿到了三四百元,有人的赔偿金只有2000多元。
一位前员工告诉AI财经社,精真估的财政大权全部掌握在CEO周广印一人手中,发工资必须由他亲自用U盾转账,此前他曾不止一次地以“人不在北京”“U盾不在北京”为理由拖延发工资。
今年9月刚入职精真估担任招聘经理的李力告诉AI财经社,11月23日,他的顶头上司突然找他谈话,说公司没钱了,大打“感情牌”要求他离职。他主动没要赔偿金,只要求公司将11月1.8万元的薪水如期发给他。但到了12月10日该发工资时,他突然被通知工资会“晚点发”,而且从“过两天发”到“这周内肯定发”到“元旦节后发”,一拖再拖,承诺的时间点从来没有兑现。
有老员工告诉AI财经社,这是精真估一直以来的“老手段”。2017年11月到12月,公司“突然裁掉一大波(员工),没有任何征兆,几乎所有部门都会被波及”,而且被裁人员同样经历了艰难的讨薪过程。让他不解的是,此前并没有听说公司的业务和融资面临什么困难或变化,10月还在大力对外招聘,到11月突然停招。
张芸起初以为,今年的裁员和去年一样“只是年底裁一波”,没想风波越来越大。每个部门都被规定了裁员人数,80%以上的员工都被约谈过裁员事宜,他所在的数据部门原本有30人,到他被裁时已只剩了不到一半,只有两名员工的运营部也被裁掉了一人。
何合9月中旬入职,11月他开发的App第一版预览版出来后,身边就有同事陆续被裁员。杜若所在的测试部,很多新人放弃了原公司的年终奖来到精真估,不到一周就被迫离开,有个女孩只上了3天班就被炒了鱿鱼。陆路在精真估上班时每个月加班超过50个小时,每天盯着项目,结果“项目一结束就把所有人都踢走了”。
精真估的前员工告诉AI财经社,公司今年修改了员工手册中关于KPI的规定,宣布效益不好、全员不发年终奖,还要求所有员工签字同意将五险一金的基数统一下调至5000元,不同意的全部裁掉,并以不给开离职证明相威胁。
更糟糕的是,由于离职协议中写着按照N+1的标准进行补偿,有人没有及时找到工作,结果11月工资、补偿金和此前垫付的出差经费都没发下来,“连过春节回家乡的车票都是用花呗买的”。
“11月突然裁员,让我们怎么找工作?其他公司已经在做第二年的预算了,岗位基本已经冻结了。辛辛苦苦干了一年,原本差一个月就可以拿到年终奖,现在什么都没有了。”李嘉向AI财经社抱怨道,“对公司付出那么多,也没做什么对不起公司的事,干嘛无缘无故地搞这么一出?”
最让他们不满的是,在这一过程中,公司CEO周广印拒接电话、拉黑员工,“从头到尾没露面”。
"
再不发工资就“活不下去了”
数次讨薪无果后,55名被裁员的员工组成“讨薪群”,商量着如何弄一次“大规模的集体讨薪”。
他们找人力部门咨询,对方早已不再回复信息,并安排行政人员把公司的侧门锁好,拒绝给被裁员者开正门,甚至“恶人先告状”地报警称他们骚扰公司。他们还“组团”去了好几次监管部门,但没有下文。有人报了警,警察说只能帮忙调解。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21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