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的酒杯
原标题:90后的酒杯
核心导读:
90后如何影响了酒水市场结构,他们对饮酒提出了哪些要求?
从第一次接触到忠诚的形成,如何步步为营套牢90后?
结合90后的特质,未来酒水行业有哪些创新点?
江山代有才人出,酒水市场也不例外。
2018是个有趣的年份,在这一年,最后一批90后也迎来了成年后的第一年。他们将头发梳成大人模样,换上一身帅气西装,终于能在酒吧里全体会师手挽手歌唱。
成长起来的90后,助推酒水市场结构变革
据CBNData联合天猫发布的《2018天猫酒水线上消费数据报告》显示,90后年轻消费群正逐渐成长为线上酒水消费的主要驱动力,并彰显出“低度酒”“小众洋酒”“颜值果酒”等酒水偏好关键词。
MAT 2018年各品类消费金额数据
线下,餐饮、酒吧作为酒水最大的两个消费场景,90后的贡献率达到六成。2018年增长迅速的品类,无不与90后的偏好相对应,但在过去,被统称为“其它酒品”的它们并未引起足够重视。
回看2006-2017年酒水市场各品类所占比重,异军突起的其它酒类背后,是90后这一代年轻人,正势如破竹地重塑着酒水市场格局。
不同年龄段酒类消费金额占比
成长起来的90后,对饮酒提出了更多要求
对90后而言,饮酒靠产品单点触发已不足够。饮酒作为一个行为,涉及从获取到消费的全过程,涵盖从口味到故事的全层次。
关于90后饮酒所关注的特质,我们总结出以下四个关键词:
1.性价比
初入社会的90后尚未形成扎实的经济基础,但却已将精致生活的理念树立得根深蒂固。当客观的预算约束与主观的品质要求相结合,所显现的便是90后对性价比的追逐。
2.个性
对个性的诉求包括口味、包装、品牌内容三个方面。无论是本身可卖货的颜值,还是爆款必配的品牌故事。90后的购买冲动多是被产品个性所引诱,毕竟“现代社会已不缺乏功能,重要的是感觉。”
江小白包装文案
3.品牌
国内酒文化缺失+酒水市场不透明+ 90后酒知识匮乏=对90后而言,品牌是规避消费风险、彰显所谓调性的不二手段。
4.便利
外卖和跑腿服务宠坏了90后。当越来越多的玩家扬言要做酒水行业的星巴克,90后的懒催生了便利这一竞争要素。
酒水市场向来不平静,对应90后的这些特质,不少玩家已在行动。例如锁定低度酒饮洼地,通过“多口味+高颜值”保证产品个性化的米客米酒;将酒品配送到家的优布劳,以及通过社区门店直供精酿啤酒的啤啤侠。“花心”的90后令人又爱又恨,怎样才能将他们优雅俘获?
步步为营,新打法
1.打开90后市场,降低消费门槛是第一步
受限购买力的限制,大部分90后在接触新酒品时是精挑细选的姿态。阻碍90后消费者接受新酒水品牌的因素有两个,一是高价格形成的壁垒,二是对陌生口味的防备。
破解这个难题,美国Sofia罐装葡萄酒的成功可作为借鉴,通过推出375毫升等小规格产品,它将产品单价降低到了4-7美元。从购买动机上,买一小罐酒总比买一瓶750毫升、售价在11-25美元的普通葡萄酒容易。
小样分销的思路非常简单,即通过降低产品规格来降低产品单价,从而降低消费者的体验门槛与试错成本,给90后一个认识产品的机会。对品牌商而言,更小更独立的包装实际上也带来了更高的毛利率,可谓一举两得。
2.如何推广,比网红更靠谱的是消费者自身
提起酒水,无人不知江小白。通过对消费情绪的深度挖掘,以及公众号上与年轻粉丝的积极互动,江小白营销的核心,在于把自己的文案变成大家的文案。与此做法相类似的还有比利时杜威公司的白熊,其曾发起过征集消费者照片作为酒瓶贴画的活动,效果不凡。
将自己的人群定位与品牌态度,以最潮、最直白的方式向外传递;让消费者在被调动的过程里,不自觉成为品牌传播者。在网红追随疲劳的当下,对热衷参与一切新鲜事的90后而言,这种推广反而更具吸引力、更有温度。
3.转换的节点,铺货也有技巧可循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228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