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打官司打出来的“江山”
高通作为国际芯片厂商,但对一般消费者而言,还是很陌生的。最近与苹果的几轮拉锯战,让行业外的更多人知道了高通。对于高通来说,跟各个公司撕来撕去已经不稀奇了。这次专利受到大众关注的原因,主要是因为高通成功在中国和德国申请iPhone临时禁售令。
最近又曝出了库克和高通的口水战,库克说高通没有企图和解过,高通站出来说库克撒谎,他们一直在持续的跟苹果和解。有人希望高通啃苹果一口,也有人希望苹果打击一把高通,因为这个企业“欺负”了太多的中国企业。
卖专利曾经卖到行业第一
1985年,七位有识之士聚集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迭戈市艾文·雅各布家中决定创建“QUALity COMMunications”(高通)。
高通借助于移动互联网的兴起迅速崛起,现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专利许可收费公司和最大的无线通讯芯片制造商。它把全世界高质量移动通信技术的命脉牢牢把握在自己手里。据称全球通过高通技术许可生产的设备已超过100亿台,连起来可以绕地球三十圈。
在圣地亚哥公司总部里,高通竖起了一面“专利墙”,悬挂了公司近2000件专利。这仅仅是高通公司持有专利的约1/10。30多年来,高通公司累计投入400多亿美元进行研发,并建立了由工程师和科学家组成的独特团队,创造出了规模庞大、极具价值的专利组合。
高通的第一笔业务是劳拉太空公司的CDMA技术授权业务,不但为其赚了20万美元的第一桶金,还奠定了其在CDMA领域的霸主地位。3G时代高通更是如鱼得水,摇身一变成为专利大鳄,进军芯片市场赚得盆满钵溢。
高通在做芯片之前就已开始进行专利许可业务,至今已经有近30年的历史。高通在全球范围内提交和得到授权的专利申请数量已超过13万件,在全球拥有超过345家技术许可合作伙伴,其中在中国,高通已与超过150家企业达成技术许可协议。高通公司其专利之多,让几乎所有手机厂商都离不开这家公司的授权。
2013年,高通市值一度达到历史高点1049.60亿美元,超过一直领先的英特尔公司(1035.01亿美元),位居同行业第一。 高通的成绩和其独特的商业模式是分不开的,在研发和标准化上的努力为高通铺就了成功之路。
公司首先提前数年甚至超过十年进行前瞻性研发;发明技术之后,再将发明技术分享到标准组织进行标准化,致力于产品侧以及系统级的商业化部署,助力技术标准在行业内落地和实施。专利许可商业模式除了可以为高通公司带来可观的利润外,还能够帮助其持续专注于研发最先进的无线技术。“我们一如既往地按照相同比例(约20%的年营业收入)投入创新,持续地研发和提供高新技术。”亚历克斯·罗杰士说。
专利许可这件事情,尽管好赚,但谁也不会愿意乖乖交钱,打官司成了高通的常态。近几年,高通公司与苹果、三星、华为等全球知名手机厂商专利纠纷不断,由此,来自美国、欧盟、中国、韩国、日本等的监管机构在其专利授权、芯片销售等方面的多重调查也不断开展,诉讼与反诉讼、授权许可谈判、应对反垄断调查等已经成为其掌控产业链关键环节的重要策略。
多年的行业积累,留给高通的是专利创新能力,还有身经百战之后的打官司能力。
在中国,高通的“七宗罪”
手握大量高价值专利的无线通信行业巨擘——高通公司,近年来没少因专利问题遭遇“烦恼”。究其原因,有恃无恐的高通,凭借着技术的垄断地位,开始了一场不平等的市场交易,一系列霸王条款让下游企业苦不堪言。
它向厂商有偿提供芯片和组合专利的一站式服务,高通除了收取高专利许可费的同时,另外再按厂商整机售价的5%,收取专利使用费。有业内人士戏称购了“鸡腿”却要为“整鸡”买单。要知道,2013年中国手机厂商的净利润不足0.5%,而高通却坐收5%的渔利。
更重要的是和它交易的厂商还要接受它的“专利反向授权协议”。例如,A手机厂商用高通的芯片,就得把他们自己拥有的专利无偿反向许可给高通,高通的芯片卖给其他手机生产商B时,B就不用再向原手机厂商支付专利费了。通过要求其他企业专利反向许可,高通公司一方面能够更进一步稳固自己的市场支配地位,另一方面这也无形之中削弱了其他企业的研发能力和研发动力。
“这就是高通霸道的地方,可以掌握竞争对手的商业机密。”但即使是使用联发科的芯片,也逃不脱高通5%的专利费。联发科无法绕过高通专利,高通通过授权方式,要求联发科提供客户名单和销量,直接向联发科下游客户收取专利费。
甚至,连山寨机也逃不出高通手心。一两百元的CDMA通讯模式的山寨机,要比GSM的贵几十元,这其中的差价,就是高通所收取的CDMA专利费。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25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