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沃派博客 每天不定时发布IT文章相关资讯
当前位置:沃派博客-沃派网 > IT文章 > 正文

王慧文:说美团线下基因很强是对美团不够了解

01-19 IT文章

王慧文:说美团线下基因很强是对美团不够了解

在外界看来,美团点评2018年最大的里程碑莫过于登陆港交所。但王慧文近日在2019极客公园创新大会上却说,“这个话题反而觉得好像确实没有什么特别值得说的。”

谈到上市的路演过程,他表示,路演不仅要让投资机构了解美团,反过来美团也需要了解投资机构。王慧文称,美团当时对投资人有两个判断标准:是否理解美团,是基于理解而下的单还是短期的投资策略?是否接受美团的经营理念和对业务的定义?

在路演过程中,美团将自身的业务总结为Food+Platform(吃+ 平台)的概念,“这个平台之所以会有,是因为我们做「吃」积累了那方面的资源和能力”,王慧文称,餐饮是美团建设不同平台业务的驱动力,这个定位有很大的好处。

2018年年底,美团再次宣布调整组织架构。作为美团上市后的第一次架构调整,这个动作吸引了外界的关注。对此,王慧文提到,在美团,组织架构调整是一个很常见的动作,每一年都有这个体量的组织架构调整,甚至有的时候一年得搞两次,“你要理解外部环境的变化,环境变你不变,你就不可能跟得上环境的变化。”

当谈及美团的基因时,王慧文称,美团不愿意用基因自我设限。对于外界关于“美团的线下基因很强“的说法,他认为,这是对美团的历史不够了解,美团开始做团购时是最不被看好的团队,因为没有没做过电商,也没管过大团队,“在当时看起来,我们这家公司应该没有做O2O基因的,没有城市线下管理基因。”

如下是王慧文与极客公园张鹏的对话,经全天候科技摘选、编辑:

谈上市:选择彼此合适的投资人

张鹏:回到(美团)上市过程上,和投资机构沟通时,你觉得有哪些东西最需要说服它们?

王慧文:首先不能说是“说服”。说服是一个单向动作,就是我要搞定他,但是我们不觉得这是一个说服,应该是一个沟通,不仅要让对方了解我们,反过来我们也需要了解他们。因为了解完了,有时他不买可能对我们和他都是更好的选择。

最后有一个环节是给不同的投资人分不同的额度,我们要了解他们,才能判断把额度分给哪些投资人合适,因为有些投资人并不适合你,彼此都不适合。

张鹏:你们怎么判断谁是适合你的投资人?

王慧文:我们能不能做到是另外一回事,但是有几个判断的维度比较重要:

第一,这个投资人如果给我们下单,他是基于对我们的了解下单,还是基于不了解下的单?因为很多人下单就像我们散户,在A股市场上,股票涨就很容易下单,如果他们不基于理解下单,后续当市场发生一些变化的时候,包括随着我们业务发展有一些事情跟他们理解不一样的时候,他们就很容易惊慌、拿不住,他们就很难长期来判断我们公司要往哪里走。

不同的投资人是有不同的投资策略,有一些投资人持有的时间很长,但要确保这个公司的经营理念、经营方法跟投资策略是匹配的,这个时候即便是短期有波动,有涨也有跌,即便涨了也不跑,跌了也不见得跑,他是看更长的周期。

第二,他们是否接受我们整个公司经营理念和我们定义的业务方案这些事情。

张鹏:当时你们是怎么定义美团的?

王慧文:我之前对这上市个事儿的判断是说没多难,因为我们上市只融40亿美金左右,而我们上市之前有一轮融了30亿美金,当时认购额是60亿美金。而且那一轮搞了一段时间就搞定了。

所以我们觉得上市的过程跟那个难度也就差不多,但是等我们真的去上市的时候,发现这个事情有根本性的区别,每一家投资人只有1个小时。我们最开始跟他们去沟通的时候发现,我们一个业务还没讲完呢,时间就到了。

最后总结出来,我们讲了一个「Food+Platform」(「吃+ 平台」)这个概念。这个概念意思是说,我的平台并不是一个纯平台,平台上放了很多的业务,比如说,我们的KTV,不是「吃」,是我们平台上的业务。

我们的逻辑是这个平台之所以会有,是因为我们做「吃」积累了那方面的资源和能力。我们只要把「吃」积累下来的资源和能力放在平台上,把平台化做好,不用太关心每一个业务一时的得失。这样就把很多的非餐饮的业务变成平台跟大家沟通了。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27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