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沃派博客 每天不定时发布IT文章相关资讯
当前位置:沃派博客-沃派网 > IT文章 > 正文

逆袭、跑路与死亡 小镇青年的“杠杆”人生

01-19 IT文章

有位我关注的微博博主说,2018能够完美躲过互联网裁员,躲过各种小厂检查,躲过美股大跌,躲过沪深指数,躲过P2P,躲过燕郊封盘,躲过京沪大跌,躲过海南限购,也就只有小镇青年了。

我八分之七认同这位博主的观点,八分之一不能认同的是:2018,其实连他们都不曾放过。

小镇青年的父母一辈,大多在大城市打工,最为常见的配置是:父亲从事建筑装修行业,母亲做保姆,也就是阿姨。

两年前,因为二宝的突然到来,我这个年逾40的老母亲过上了与阿姨朝夕相伴的日子。

俗话说,一个女人等于500只鸭子,相处时间久了,哪怕是再少言寡语的阿姨也难免聒噪些家长里短,家里那些见得人见不得人的事恨不得全抖露出来,我有时也觉得烦,但想想足不出户就能了解最真实的国情,姑且算是一项附加福利吧。

从孕期开始我先后请过四位阿姨,一位是文盲,另外三位都是45-50岁年纪,来自中西部或沿海省份不发达地区。

他们的子女都是90后左右的小镇青年,在他们人生最好的年华好巧不巧撞上了中国P2P的“黄金时代”。

人生已经如此艰难,不如我们先从“喜剧”开场。

阿姨A,内地某人口大省人士,本是我家钟点工,每天下午打扫卫生之外再做一顿晚饭。她做家务并不算上乘,但胜在人非常干练而且做得一手好菜。

她业余炒股,动不动就追个涨停板,虽然难免被套,但听下来赚翻倍的时候也有不少几次。她也曾问我股票的事情,因为以前的东家告诉她的消息让她赚了不少,她很自然地以为这样的成功还可以复制。

可惜,我们只是嗷嗷待割的韭菜。

阿姨A为人厚道,早年有位亲戚家境不好她曾经施以援手,后来这位亲戚的子女成了巨富,为了表达谢意一定要塞给她上千万的毛爷爷。没错,不是上千,也不是上万,是上千万。

这可不就是我的人生梦想吗?!很小的时候,我就做梦有个大洋彼岸的远方亲戚,因为没有子嗣,临终之前写了遗嘱,把毕生积累的巨额财富全部传给了我这个见也没见过一面的晚辈。四十不惑以后,我渐渐醒悟,真的是个梦而已,祖宗八代里面的确没有什么人被抓壮丁漂洋过海。再说了,就算真冒出个那样的远方亲戚,我有那么多的表哥表姐表弟、堂哥堂姐,到我手上也肯定没有内环一套房,真是不值得这么多年的等待。

我问她,干嘛还要做阿姨,她淡淡一笑:在家闲着又没什么事,不如出来打打工,再说这么多的钱也不打算真的收下,不如存到儿子公司,拿个半年一年的利息就物归原主。

就因为这,我知道了她儿子的工作。

她只有一个独生子,年轻英俊,在一家财富管理公司上班,虽然没有拿得出手的学历,但收入极为可观。到底有多可观呢?据她说,有一两个月业绩不太好,到手只拿了五六万,没错,五六万,不是五六千。多的时候呢,大概也就十几、二十几万吧。

好大的口气!

连着好几天,我都恍惚觉得她才是真正的东家。

她儿子公司的福利也很好,不但有海岛游,而且IPHONE最新款一出来,就发了十几部,除了送客户,自家人人手一部都用不过来,所以她用的永远都是IPHONE最新款。我看了一眼自己手上的小米3,默默咽下一口口水。

那时候真是P2P行业“金子”一般的盛世:哪家不是数钱数到手抽筋?谁有空跑路?从客户、员工到老板,人人都赚得钵满盆满。她说,这些钱存在儿子公司,可比她做股票强多了。

虽然这样,我还是冒着被怀疑断人财路的嫌疑好言相劝她,尽量不要把钱存到那,如果一定要存,也是期限越短越好。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信任我,半年之后她离开我们家的时候,已经连本带利把钱取出来了。

我猜,像她这样从P2P公司真正薅到大羊毛的,全中国恐怕也没有几个。

如果一定要说有什么能让人心情略微平复一点的事的话,那就是她儿子媳妇看中了一套房子,定金都付过了,才发现自己原来并没有购房资格!他们百思不得其解,这座生活了许多年的几千万人口的大城市,有钱了也还是容不下他/她。

后来,我们断了联系,也不知道他们一家可否安好如昨?

之后因为搬家,我们请了阿姨C,中间有段时间又找了位半天做家务的阿姨B,认识没多久就发现,她们子女也都卷入了P2P,不过,她们都没有阿姨A一家那么“幸运”了。

阿姨B的故事比较短,先讲。

阿姨B为人少言寡语但是温和干练,永远笑眯眯的样子,默默地就把里里外外收拾得干净整齐,衣服毛巾摆放得像艺术品,是那种你还没开口、甚至想都没想过就已经把事做到完美的那类理想员工。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27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