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做汽车广告发家市值五百亿,出局后口碑破灭,今遭经销商围剿
当汽车市场入冬,经销商勒紧裤腰带,汽车之家是该共克时艰,还是转移风险放弃重资产业务,转而向经销商多收费?不同的回答,在这周演变成一场大型冲突。
1月14日,全国第二大汽车经销商中升集团宣布:中止与汽车之家合作。其背后是汽车之家大幅调高对经销商的会员年费。随后,运通汽车集团、庞大集团、上海永达集团也相继效仿。受此影响,汽车之家的市值在两天内蒸发过百亿元。
经过有关部门调停,汽车之家与十几家经销商出席了沟通会,双方却自说自话。汽车之家拒绝降价,还单方面宣布和解。目前,汽车之家股价已经回升,突破82亿美元市值(约合人民币555亿元)。
人们将之渲染为一个平台吸血无度的故事:创始团队全被驱逐,汽车之家从提供原创评测的平台转为经销商出售展位。而当资本寒冬来临时,汽车之家干脆放弃了高风险的自营电商,押注“智慧数据服务”,也就是向经销商多收费。
两年里,汽车之家的每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从2亿元出头,增长到2017年的4.261亿元,又增长到2018年的6.813亿元,同比上涨59.9%。出局的李想本人都感叹:汽车之家现金流的表现太NB了,我一股都没卖。
但资深汽车分析师张志勇对AI财经社提供了一个不同的说法:汽车之家与经销商是周瑜打黄盖。挤压经销商利润的不是汽车之家,而是整个汽车行业模式的转变。
“真正给经销商带来压力的,不是汽车之家,而是新零售模式的变化。汽车行业随着新能源、智能网联这些技术的推进,大家都变成直营,经销商自己都面临生死存亡的问题,和汽车之家是没有关系的。”
“未来,直营商家不一定跟汽车之家合作,它只是经销商的销售载体。例如上汽自己成立了车享网,也会把经销商体系放在别的网站上。特斯拉则是完全独立,曾放在天猫上卖,后来又关掉了,建立自己的直营体系。大家对商业模式的进化各有判断。”
张志勇还认为,目前人们对汽车之家的指责有失偏颇。“大家都只听到经销商的声音,好像汽车之家必须跟我合作,还必须把价格放低,这到底是谁的问题?市场又不只有汽车之家,也可以找易车网去做。”这种冲突早已有之,易车网也有,只是市场形势不好时更加明显。
"
屠龙者与龙
2005年创办汽车之家时,它绝对是同行中的异类。李想这样评价同行:一帮垃圾。“所有的人天天在发厂商的新闻稿,不做任何东西,懒到没法再懒的地步。IT网站有竞争,汽车网站没有。”
李想立下规矩:不准发厂家新闻稿,一切必须原创。要发图片,自己去4S店拍;要文章,自己写,一个错字罚款200元。
这是李想创办泡泡网时的习惯,当时泡泡网已经做到IT评测第二,但怎么都超不过中关村在线。眼看行业格局稳定,李想转行做了汽车。据他回忆,当时汽车正是卖方市场:“造出来的车不愁卖,像本田雅阁,从从生产出来第一辆开始加价,到换代退市都在加价。”这意味着巨大的信息差,消费者选车,想看到准确的数据、图文评测,和提车用户的感想。
李想就沿用了泡泡网系统,做了产品库、论坛和频道。汽车之家的模式非常简单:用优秀内容聚拢流量,然后向渠道出售广告位。
在创办一年内,汽车之家就从上百个网站脱颖而出,进入汽车类前五名。李想发现,用户买车经常在周末,而所有汽车网站周末都不更新。他就专门把时效性强的放在周六,此后又加强了早上的更新内容。2006年,汽车之家进入行业前三,年底跻身行业第一。
2008年,汽车之家合并了车168,并将55%股份出让给澳洲电讯。2012年,资方空降了秦致担任汽车之家CEO,他有海外教育背景,曾在麦肯锡、IBM等公司工作,而李想仅为高中学历。2013年汽车之家在纽交所IPO时,市值32亿美元,李想所持股份仅为5.3%。
人们为创始人出局而惋惜,但真正的大换血还未到来。2016年,澳洲电讯卖出汽车之家47%股权,开价16亿美元,秦致所代表的管理层与平安集团同时竞购。最终,平安集团买下股份,持股比例达到54.6%,开始大换血。CEO秦致、CFO钟弈祺、联合创始人樊铮在内的十余位高管悉数离职。
在这之后,李想曾在微博中公布出上市时的高管照片,昔日图片里的高管,只剩下两个人了。
"
在易主前,汽车之家就已经在探索新的商业模式。李想称之为:广告+经销商。简单地说,除了把广告位卖给经销商,还允许4S店等在网站上直接开店。在设想中,汽车之家还想涉及数据服务、自营电商和C2C二手车,这些商业模式更面向未来。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27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