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的第一个“死忠粉”是牛顿?
前言:200年前,牛顿从“不学无术的”炼金师升级为伦敦皇家铸币厂负责人,最终创造了金本位制度,他相信在经济体系中,信任是至关重要的。10年前,中本聪从密码学讨论组一个“聒噪的小学生”成长为如今比特币的匿名创造者以及一众主流币种的灵感来源,在他设计的系统中,信任依然是重点。他们都相信一个人应该成为自己的主人。
因此,作者认为,牛顿或许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第一个比特币死忠粉。
本篇文章的创作灵感来源于George Gilder的书《Life After Google》,并不构成投资建议。
毫无疑问,艾萨克·牛顿(Isaac Newton)爵士是一个天才数学家和物理学家。他在这些领域的成就最为知名,且得到了后世的深入研究。但在他的科学生涯里,有一个方面经常被忽视甚至被认为是非常愚蠢的:炼金术。对于如何将普通金属炼成黄金,牛顿进行了严谨的研究,而这并非是徒劳。炼金师牛顿最终带来了一种经济创新:金本位,这在他生活的那个年代是很不可思议的。
如果你和我一样,根本不知道牛顿在炼金术方面的研究成就了金本位制度,那么你或许并未意识到金本位并非一种经济结构,而更像是一个金融信息系统,或者一种看世界的方式。这对人类的进步具有重大意义。
所有财富都是知识的产物。物质是守恒的;一切的进步包括学习如何使用它。——摘自George Gilder的《Life After Google》
1696年,牛顿成为了伦敦皇家铸币厂的主理人,他用自己在“黄金的化学不可逆性”方面丰富的知识——即因炼金术碰壁而得到的知识,开始建立了一种可信的经济交易结构,用于加速人类发展,其对人类发展的推动力胜过了其他任何系统。在18世纪,没有人能像牛顿的皇家铸币厂一样做出更好的货币,因此,他们在文化上取得了优势。
有了黄金的支撑之后,英镑推动了经济的增长,商业的效率胜过了劳动力,这在历史上是第一次。这种新现象极大地加速了文明走向成熟,在金本位推出之后的短短80年时间里,工业革命就开始了,这就是最好的证明。整个世界建立在牛顿体系之下,新兴国家不断崛起并蓬勃发展,经济就像一台运转良好的机器。为什么能够运转良好?信任。Gilder也在他的书中对这一点进行了描述。
由于英镑和黄金挂勾,商人可以确信他们的商品和服务换来的货币将始终维持在一个固定价值。他们可以做出长期承诺——债券、贷款、投资、抵押、保险单、合约、远洋航行、基础设施项目、新兴技术——同时不用担心假币或法币引发的通胀会影响货币未来的购买力。
牛顿知道黄金是不可能受到反向工程(通过技术手段对从公开渠道取得的产品进行拆卸、测绘、分析等而获得的有关技术信息)影响的。黄金的供应量是有限的,不能增发,黄金的开采速度取决于矿工的体力。皇家铸币厂的银行票据和英镑仅仅只是对应了国库中一定数量黄金的借据(IOU)。英国以及随后出现的世界经济领导者本质上都相信这个系统。
不幸的是,并非所有进步都能持久。经济的发展通常都能带来便利,而这种便利则会催生自满。
距离牛顿在皇家铸币厂任命之后的153年,也就是1913年,美国这个年轻的国家开始在全球舞台上崭露头角,其成立了美联储,对货币体系进行了集中管控。他们希望与金本位相比,政府成员的集体智慧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民众。这两种互相矛盾的金融信息结构仅借助表明的平静共存了20年的时间。
到了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FDR)的任期中,国会通过了一项联合决议,废除了债权人要求以黄金作为支付方式的权利。为什么呢?当时的美国由于大萧条造成的影响,民众因银行体系而受到了重大伤害,开始囤积黄金,造成经济止步不前。正因为这份对国家的不信任,罗斯福利用自己政府的声誉来完成了向法币的过渡,而支撑法币的除了盲目的相信之外,什么都没有。
之后的30年时间里,现如今成为了全球化经济领导者的美国,依托法定货币,从行走、慢跑到冲刺,引领了下一波人类演化的开端:技术革命。
如今,距离牛顿推出金本位制度已经有200年的时间,人类的日常消费显然已经大大超越了地球上的黄金总量。互联网、计算机、手机、智能手机和数字货币的诞生印证了便利为王。如今,我们不仅相信钱包里的绿色纸是有价值的,我们还随意让谷歌、Facebook和亚马逊等大型企业窥视我们最隐私的日常数据,在以前,第三方是完全不可能获得这些数据的。我们的收入和财产数据都被剥夺了,而且我们还是自愿的。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28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