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ofo:如今的四面楚歌其实早已埋下了伏笔
对于ofo困境的成因,目前主要有三派观点:一是,一票否决权(veto right)。据报道,2017年年底金沙江创投退出ofo后,在董事会中,戴威和滴滴、阿里、经纬的代表都拥有一票否决权,这造成严重的相互掣肘,使戴威团队走向孤立,同时资金陷入匮乏。持此派观点的人关注的是公司治理方面的技术性安排。
二是,外部环境变化。持这个观点的是戴威,他在2018年年底“致全员信”中说,由于从去年(2017年)底到今年(2018年)初都没能够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做出正确的判断,公司今年(2018年)一整年都背负着巨大的现金流压力。
三是,管理不善。持此类观点的人是ofo内部员工,他们认为ofo的管理没有跟上扩张的脚步,从而产生了大量内部贪腐问题以及派系争斗问题。
上述三种观点分别从各自的角度抓到了问题的关键,但仍然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按照唯物辩证法的内外因理论,在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内因是根据,是第一位的原因,外因是外部条件,是第二位的原因,不管外因的作用有多大,都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导致ofo溃败的内因究竟是什么呢?
接下来,我们采用“终成三角形”系统地复盘一下ofo的败因。
“终成三角形”是我们在过去7年来基于100家实现持续成功的企业的研究成果之一,该模型从唯物辩证法出发,将企业的持续成功过程用“下三角(内因)、上三角(外因)、中三角(内外因的协同运化)”来描述(见图“终成三角形”)。
终成三角形的内因三要素包括诚信、客户和文化;外因三要素包括生态伙伴、环境和投资伙伴,内外因的协同运化三要素包括领导力、柔性组织和平台系统。
“靠的就是他这100万元”
罗马帝国持续了400余年,它的灭亡并非缘于外来征服者入侵。后期整个社会沉迷于虚荣与享乐,比如房子前面一定要有庞大的雕像,商人便把有缝隙的雕像涂上一层蜡,其实里面全都是裂缝。最后,整个罗马城只剩下一个地方出产好的雕像,这家店位于罗马城中央,招牌叫sincecera (意大利文的意思是“没蜡的雕像”),这便是英文sincere(不掺假的、真实的)的由来,用以警醒后人,失去诚信的社会将最终走向灭亡。
2015年5月,戴威刚刚结束了一个失败的项目,烧光了北大师兄投资人100万元。启动ofo项目,他又找到这位投资人,说已经自筹了100万元,还缺100万元,“能不能借给我?”这位师兄说:“虽然我不太看好你这个自行车共享项目,但经历了失败,你们的团队也有了成长,我给你钱,估值再给你涨一倍。”“我们自己当然没有100万元,ofo开始发展,靠的就是他这100万元。”戴威后来回忆道。
戴威很自然把这个桥段公开分享,似乎在这位北大金融系毕业的创业者观念里,这只是用来彰显一位追求成功的创业者为了达到目标而进行冒险尝试,这根本就与欺骗无关,甚至连“不诚实”都不算,恰恰相反,这展现了他的坚定、勇敢、机智甚至是强大。
5个月之后,当ofo在北大校园一天的订单达到3000单时,“我们故技重施,说我们自己筹到250万元了,你能不能再借给我250万元?又成功了,又据此筹措了250万元。这次我们的确筹措了250万元,拿着这500万元,我们开始复制扩张。”
凭着两次“机智”,戴威带领团队成功地在北大校园里验证了ofo的商业模式。但反过来想,如果不成功,是不是就叫做“欺诈”呢?要知道,企业家的一举一动,无不深刻地影响着员工的行为,尤其对于创始人来说,他们就是公司文化基因的铸就者。美国经济学巨匠、制度经济学鼻祖凡勃伦在其名著《企业论》中就指出:有远见的企业家非常重视包括诚信在内的商誉。
回头看ofo如今的困境成因,与戴威的诚信意识有着直接的关系。在2017年的一次视频采访中,戴对主持人言之凿凿:绝不会动用顾客押金,押金完全不在ofo的商业模型之中。但后来用户越来越明显地发现清退押金的周期越来越长,这场信用危机终于爆发。
德鲁克说,诚信是领导力的基石,我们可以原谅一个领导者的才能不足,但不可以原谅领导者的不正直、不诚实,虽然坚持诚信可能要付出代价,但这是值得的。不能说中国企业家没有诚信观念,只是这两个字在很多企业家眼中经常不被视为原则或者基石。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300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