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沃派博客 每天不定时发布IT文章相关资讯
当前位置:沃派博客-沃派网 > IT文章 > 正文

猪年春运,抢票软件、黄牛党为何纷纷失灵?

01-31 IT文章

猪年春运,抢票软件、黄牛党为何纷纷失灵?

作者 | 孙宏超

来源 | 棱镜深网(公号 ID:qqshenwang)

猪年春运,很多用户发现,互联网公司的“加速抢票”和黄牛党突然都失灵了。

根据近日交通运输部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1月21日至27日,全国铁路、道路、水陆、民航共累计发送旅客5.04亿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0.88%。而在整个春运期间,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4.13亿人次,同比增长8.3%,创历年春运新高。

这是一个数量庞大且需求明确的用户群体,这意味着同样庞大的精准收入。在此前,这部分收入曾被靠出卖“体力”的线下黄牛、代排队群体收割,而随着12306(中国铁路客户服务中心网站)推出,科技公司就成了抢票的主力军。

根据腾讯《深网》不完全统计,有超过50家以上的网站或App推出了抢票服务,大部分为旅行相关网站(携程、去哪儿等)或浏览器插件(猎豹、360、UC等),其中也不乏几乎单独为春运期间使用的抢票软件(智行火车票)。绝大部分抢票服务为免费+有偿模式,但免费往往显示抢票概率较低,需要额外购买“加速包”、“插队包”、“提速宝”等名目繁多的产品,加价越高,抢到票的几率越大,部分App甚至还将抢票服务和保险行业进行捆绑销售。

这意味着乘客要付出不菲的额外代价才能买到一张需要的火车票,据《深网》观察,抢到一张火车票可能要支付至少20元甚至上百元的服务费。可以对照的数字是,在12306以及抢票软件普及前,一张前往东北方向价值300元的火车票,线下黄牛党加价是票面的三分之一左右。

这是一笔直接的收入,而在显性收入以外,关于乘客数据二次开发的隐形收入更将延续全年。一些App借此机会大肆拉新,还有的App则要求用户开通会员才能加速抢票。

最新的消息是,铁路总局已经在媒体公开表示,第三方软件的相关机器特征已经被识别并被实施限制措施。铁路总局同时建议,为出行安全,最好不要通过第三方代购网站和手机客户端购票。

截至到《深网》发稿为止,并没有抢票软件(网站)对铁路总局的相关表态做出回应,绝大多数的抢票软件也都还在正常运行。有法律相关人士对《深网》表示,铁路总局并没有办法直接对第三方软件平台进行监管,因为有偿抢票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票贩子,并非是“买卖关系”,而是消费者委托网站提供相关服务,是委托代理关系。

不过针对铁路总局的表态,也有分析人士表示,在近年来12306网站一直在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现在铁路总局已经表示有了限制措施,这就意味着第三方软件提供的付费抢票可能涉嫌虚假宣传,其实并不能起到“加速”的效果。

“加速包”背后的安慰剂效应

12306网站诞生元年,市场上就开始出现各种抢票软件,这些抢票软件大多为互联网爱好者、程序员自发制作。但在随后几年里,一些以浏览器为代表的互联网公司开始制作一些刷票插件,甚至和12306产生了冲突。

据一位网络安全专家对《深网》介绍,抢票平台的工作原理,一是模拟个人购票流程,减少订票各流程时间,不间断刷票,同时进行路径优化,寻找最合理的购票方案;二是提高网速,2G的网速抢不过宽带,宽带抢不过光纤网速,抢票网站会提供“流量加油包”以“提高”网速。该专家进一步表示,有的抢票软件会不间断提交购票申请,超高频度的申请和大量订单,会占用12306网站服务器资源,造成网站卡顿,让服务器接收不到“非刷票”的购票申请,影响正常购票。

此时大多数刷票软件仍然为纯公益性质,浏览器制作插件仅仅是为了扩大影响力。虽然12306网站大声疾呼自己是“唯一官方网站”,但由于根本拦不住乘客用抢票软件刷票,最后为了防范第三方刷票软件影响购票公平,12306甚至自行开发了刷票系统。

从2017年春运开始,意识到这是个庞大市场的抢票软件们已经不愿意再做公益了。

根据《深网》观察,目前国内的抢票平台往往都会用各种办法向用户推荐使用加速包加速,以增加抢到车票的概率。大多数加速包往往从10元起步,一直到50元甚至上百元不等,同时一些抢票软件还会要求用户将链接分享给其他用户,来获得更快的加速包。有部分抢票平台还借机提示用户充值会员,在成为VIP之后可以获得数量不定的加速次数。

但即便投入了大量的费用,这些网站绝大多数还都并不承诺一定能够抢到车票,有网站在抢票服务栏中提示:“我们将为您抢票至发车前3个小时,抢不到票我们将全额退款,在抢票期间,您也可随时取消订单。”此外,还有网站提供了“抢票险”,如果抢不到票,会对乘客提供一定的补偿,补偿内容则是现金和网站消费券。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31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