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沃派博客 每天不定时发布IT文章相关资讯
当前位置:沃派博客-沃派网 > IT文章 > 正文

为什么快递员不上门了?

02-01 IT文章

为什么快递员不上门了?

“快递员变得越来越懒了。”不知从何时开始,这种指责声日渐增多。

在深圳工作的刘颜微信向好友吐槽,2018年12月17日,她网购了件大衣从南京寄到深圳,然而百世快递的物流信息显示包裹从深圳转运中心发往深圳龙岗一部,然后整整三天再没有更新。无奈之下,刘颜打电话给快递公司客服,又过了三天,她才终于从一位正打算将包裹投放到快递柜的快递员手中拿到包裹。

这位快递员自称是双十二期间上岗的一名临时工,他告诉刘颜,“双十二包裹太多,虽然站点招了人,但人手还是不够。”

刘颜的遭遇并不是个例,根据中国消费者协会2017年发布的《快递服务体验式调查报告》统计,就投诉反馈情况看,未通知取件是几大问题之一。

“尽管快递末端派送非常复杂、难度也很大。不过,快递服务总的原则是按址投送。”国邮智库专家邵钟林表示,快递员不再送货上门,未经收件人同意转而将包裹放进快递柜、驿站甚至要消费者自取,显然不合规。

为什么外卖可以送上门?

“怎么外卖员可以送上门,快递员就不行呢?”刘颜质疑。看到每天穿行在大街小巷的快递盒外卖员,不少人也会产生类似的疑问。

提供快递末端解决方案的递易CEO邹建华认为,行业属性有差异不能完全做类比。有可能最直接的原因在于,快递员每单的收入远不及外卖骑手,而每天的配送单量则是外卖骑手的数倍。

长沙一名送外卖的UU跑腿骑手称,平日每单收入为5~7元,晚上为外卖平台送餐每单收入超过10元,在下雪天他一单实际收入可达18元。而大多数快递公司快递员的每单派件费在1元多。

从送快递转行送外卖,一度也成为一种潮流。江川就是其中一员。2017年,江川离开了北京顺丰快递,来到上海一家平台的外卖配送站点。他觉得,相较于快递员而言,外卖骑手的体力消耗更小,工作环境也没仓库那么脏,社会地位也高一点。只要积累足够的经验,还可以赚更多的钱。

即使没有外卖行业的吸引力,快递员低工资、超负荷、高强度劳动的生存现状,也导致了快递员流动性非常大。据2016年发布的《全国社会化电商物流从业人员研究报告》数据显示,近一半站点人员工作年限在一年以下。

江川称,他当时所在的顺丰站点,半年内一批三十多个快递员都离开了。如今,这种情形每天依然在快递站点上演。一位上海的顺丰快递站长称,目前招人很困难,有人入职两三天,连工资也不要就消失了。人员不稳定,反过来又进一步影响快递末端配送服务,造成不少快件丢失、延误。

快递末端越来越难留住人,已经引起了快递公司高层的警觉。

申通快递副总范纪华在去年的一场行业峰会上直言,现在快递公司面临的最大困难不仅是如何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而是如何招到更多的快递员。

快递员叫屈

面对消费者的抱怨,首当其冲的承受者就是一线快递员。快递员不上门,服务打了折扣,消费者自然不满意,尽管快递公司都设立了客户服务投诉机制,但常常快递员也有委屈、辛苦,处理不好甚至激化矛盾造成极端事件。

去年11月,山东潍坊一位女孩因为快递员拒绝送货上门投诉,结果竟收到快递寄来的寿衣和诅咒符,引发网络热议。

“如果你因为没有把包裹送上门接到客户投诉,会怎么办?”

“把包裹取出来,给客户送上门去,再好好道歉。”相较山东那位快递员的偏激,快递员李彬显得很“佛系”。或许,这也是他从来没有因没把包裹送上门而遭到罚款的原因。

李彬是上海一名百世快递员,通常一天投递两次,先将体积、重量较小的包裹放到小区内的快递柜中,碰到超标的大件、重货,再给客户打电话。

不是快递员不愿意把每个包裹送上门,而是他们做不到。

“按照我现在每天的包裹数量,假如全都打电话问一遍,那肯定没办法送完,耽误了时间又会扣钱的。”李彬说。

李彬的收入来源于收、派包裹,做得多拿得多。每件包裹他拿1块。收入标准都是在入职之前和网点老板谈好的。平时每天他配送的包裹数量在120件左右,从早忙到晚,一天集中派送两趟。碰到双十一等业务高峰期,包裹数量不仅翻倍,人更是忙到没时间吃饭。

在中国,还有一百多万人和李彬做着一样的工作。

其中,在“通达系”等加盟制快递企业工作的快递员,单件派费收入的差异并不大,多数在1-2元之间,绝大多数人没有社保。至于顺丰等直营制快递企业的快递员,薪酬计算方式不尽相同,派费收入稍微高一些。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31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