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蚝油大王身家171亿美元,旗下无限极被曝多次卷入人命官司
2月14日,《福布斯》杂志发布2019年香港前50大富豪榜,毫无疑问,李嘉诚连续第21年蝉联榜首,身价317亿美元,较去年的360亿美元缩水43亿美元。
相比于上一年度,受制于恒生指数的暴跌及房地产行业的疲软,50位富豪中有23人身价下跌,20人身价上涨,其中跨度最大的是排名第三的李锦记集团董事局主席李文达,他以171亿美元的身家排名第三,相较于上一年89亿元的财富,他的身家翻了近一倍,排名从第11名跃居第3。
在福布斯实时富豪榜上,李文达的财富来源写着:蚝油和房地产,这是李锦记家族在港岛屹立百年的根基。但在内地,对于李锦记,人们更加熟悉的是它的另一家子公司——无限极。这家成立于1992年的企业,用了20年的时间做到中国内地直销企业的头把交椅,但却因近期的权健风波被重新推到台前。
生蚝汤煮出来的商业帝国
一切故事的都从那一锅煮坏了的生蚝汤开始。
100多年前的一天,李锦记的创始人李锦裳在珠海南水的一间小茶室里生火煮蚝,点火后,跑去外面招呼客人,浑然忘了正煮着的一锅生蚝。半天过去,李锦裳闻到锅里飘出的味道,才恍然想起。锅盖揭开时,出乎李锦裳意料,里面煮的生蚝并没焦煳,而是沉在锅底,变成一层浓稠油脂,奇香扑鼻——蚝油就此诞生。
从此,李锦裳把茶寮改成了专制蚝油的作坊,取名“李锦记蚝油庄”,几年间就做得远近闻名。1902年,蚝油庄意外失火,李家数年来积蓄的家当付之一炬,就剩一个八角挂钟,李锦裳就带着这个钟去了澳门,继续经营蚝油庄。
此后,李锦记的耗油不仅覆盖了澳门的食肆酒楼,还开始销往香港。李锦裳有三个儿子,长子李兆荣早逝,次子李兆登和三子李兆南与父亲合力把李锦记蚝油庄的生意做大。至今在澳门新马路附近,还留有李锦记的老店面,仍在售卖蚝油。
李文达是李锦记的第三代掌门。1954年,李文达遵从父亲李兆南的命令,放弃在澳门红红火火的六家工厂,到香港正式加入李锦记。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邦交正常化,作为国礼,中国政府将一对大熊猫送到大洋彼岸,这种只有两个颜色的动物在美国火了。李文达趁机推出“熊猫牌”耗油,针对美国市场,主打高性价比,许多买不起李锦记蚝油的美国华人纷纷购入熊猫牌蚝油。
打开美国华人市场后,李文达加开生产线,酱油、辣椒酱、酸甜酱、豉油鸡汁、咖喱汁等多款调料推向市场。
1983年,李文达派次子李惠雄赴美,在美国洛杉矶成立了“李锦记”分公司。1984年,“李锦记”应用中国人的饮食理念开发的适合欧美人口味的酱汁走上美国人的餐桌。1986年,“李锦记”纽约分公司成立,继而,英国伦敦分公司成立。
目前,李锦记集团已在全世界80余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销售网络。
为维系家族传承,李锦记家族在2003年成立了家族委员会,是家族最高决策和权力机构。每个季度要开为期 4 天的会,每次会议由不同的人主持,主要关注如何将家族共有的价值取向、行为准则加以正式化,以及家族核心成员的培育等核心问题,企业的事情则一概不谈。公司董事会则主要讨论与企业运营相关的重要战略决策,二者各司其职。
在家族委员会制定的“家族宪法”中规定,除第三代李文达夫妇外,其他家族成员到了 70 岁,一律退出家族委员会。
子公司无限极多次卷入人命官司
1990年代初,李文达试图将品牌触手伸向其他领域,着力拓展地产、餐饮、健康食品和运输等业务。1992年,李锦记和原第一军医大学(现时的南方医科大学)合作,推出中草药保健品,初时称为“南方李锦记”,2009年改称“无限极”。
所有买过无限极产品的人都听过这样一个故事。1992年,李文达之子李惠森在私人游艇上碰到老同学潘光宇,潘光宇向他推荐了一款由自己母亲所在的第一军医大学研发的复合多糖产品。
在初步了解产品后,李文达亲自带队前往欧美等国考察了解复合多糖的前景和目前的研发进展,考察后发现,这简直就是人类健康的金钥匙。李文达回国后,就去某医科大学与校长见面,在短暂的一小时会晤后,决定创办南方李锦记。
1994年,南方李锦记的第一款增健口服液上市,但上市三个月后销售仅三万元并且出现了假货,此时潘光宇建议“走直销”,于是,一个日后年营收超百亿的直销帝国就此降临。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346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