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非洲做自媒体,有人专程来拜师
困难中可能就预示着更大的机遇,你明白这个道理吧?
刺猬公社 | 石灿
“你好中国,I’m China now。”
赞比亚小伙李小虎走出机舱抵达接机口,见到李威后,笑着对李威直播间的16000人留下这句话。
“接到李小虎了,接到李小虎了……我等了他俩小时……”
李威让直播间里的粉丝放心。2018年春节期间,受李威的邀约,李小虎从赞比亚首都卢萨卡抵达李威老家河南。
左为李威,右为李小虎 图片来自直播视频截图
李威在赞比亚专门拍摄短视频,李小虎是李威在赞比亚的向导、好朋友,以及员工,外号“非洲迈克·杰克逊”,能划太空步,会打太极,能跳社会摇,也能唱《成都》和《得意的笑》,经常在李威的短视频中扮演角色。很多中国粉丝熟悉他,也很关心他的首次中国行。
在中国期间,李威带李小虎参加河南省林州市一个商场的演出,吃羊肉火锅,赴少林寺给亲人朋友祈福。回国后,这件事在当地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赞比亚国家电视台也采访了他们,报道李威和李小虎的“跨国友谊”。
李威在非洲做自媒体,不小心做出了“国际影响”。
中国在非洲的第一自媒体
当飞机落地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的那一刻,李威在机场的洗手间更换好能在北京零下八摄氏度气温生存的衣服。他的身体已经有近一年的时间没和羽绒服接触了,忽然间要在身上搭上半斤厚的衣服,他觉得还真有点不习惯。
从2018年12月底回国,到2019年1月底返回赞比亚,他只待了一个月。
这是他多年来形成的习惯:一年只回国休养一个月,与亲朋好友叙旧,也顺便考察一下国内新媒体发展情况。
截至2019年2月15日,在过去的四年时间里,李威已经用一个叫“海外扛把子 威哥”的账号,向一个短视频平台输送了700多个关于赞比亚的短视频,获得566万粉丝,当属该平台非洲第一自媒体。
在李威的账号里,你可以看到,在赞比亚赤贫地区大声吼出中国话的小孩,烟雾缭绕的烫头村姑,几根树枝和泥巴搭建起来的房子,八个孩子和鸡群共住一屋的卧室,穿着中国葫芦娃衣服的黑人小哥,拿到一部智能手机开心到在烂泥地上打滚的赞比亚妇女,打太极、唱《成都》、全村唯一一个进过中国KTV的赞比亚男人。
“通过记录真实的非洲,向国人展示真实的非洲情况,也会引起大家的关注。”李威说。除了记录当地真实情况,他也会专门策划一些搞笑视频,教非洲小朋友唱中国歌曲、跳中国北方“老铁派”流行舞。
当地人在看视频,穿白色衣服的人是李威
李威视频呈现出来的赞比亚是贫穷的,是快乐的,是无奈的,是有趣的,是具体的,是超出中国常人认知范畴的。
与许多“非漂”一样,李威正以一种跨越种族、空间的方式,通过亲身探访,深入非洲人的生活,让远在一万公里之外的中国人,多了一个了解非洲大陆的视角。
那是一个你从未接触过和了解到的真实景象。
比如,一个小女孩儿拿起银色水瓢,在飘着油垢的小水沟里,舀起半瓢水就往嘴里送。
“少喝点儿,少喝点儿,诶,少喝点儿,少喝点儿……”李威在视频里,一边用语言阻止听不懂中国话的女孩儿,一边伸手拦住她喝水。
那位小女孩儿,图片来自李威视频截图
水沟位于女孩儿家附近,旁边有绿草和树荫,当地正值雨季,堵在洼地流不走的雨水积成了小水沟。大多时候,等不到旱季,那条水沟的水就被当地人使用完了,旱季时,要到几公里外的另一个脏水沟取水。
“他们平时洗澡做饭都是从这里取的水,会煮开了喝。”李威认为,像小女孩这种喝法,容易出问题。
地表水这么脏,为什么不打井呢?不少粉丝向李威提出了疑问。
“钱呢?非洲物价很高,打口井再加上水泵之类也要1万人民币左右,还有交通很不方便,打井设备进来很费劲!6公里的路程,我开车(花)了1个小时。”李威向在一万公里之外看到视频的网友解释道。
他拍这个视频,是他的一个赞比亚朋友推荐的。这个朋友听说李威在拍视频向中国人介绍非洲,就带李威过去拍了。
“我就想让他们(中国粉丝)有一个触动,感官上也好,心理也好。”李威说,他把这些真实的场景拍出来给大家看,是想让大家知道世界上还有这样的生活,“请你珍惜当下自己的生活”。
去非洲卖保健品
2009年,身高1米8的河南人李威,从天津一所大学的英语学专业毕业后,找了一份市场销售的工作,去非洲卖中草药和保健品。
去非洲之前,他对非洲既充满了憧憬,又满是不安。他对非洲的刻板印象是“饥饿、贫穷、战乱、疾病、混乱”。
“但是,我对这个世界的猎奇和探险的心理占据了上风,所以说我还是鼓足勇气,毫不犹豫地来到了非洲”。
飞机落地的那一刻,李威走出舱门,一阵又一阵的湿热风浪向他的脸袭来,身体皮肤有些湿黏,“蒸笼那种感觉”。
最开始,他在一个叫莫桑比克的国家在莫桑比克休整了一周,之后公司派他前往马拉维开拓市场。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348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