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沃派博客 每天不定时发布IT文章相关资讯
当前位置:沃派博客-沃派网 > IT文章 > 正文

美国的“五环外”是否也会诞生一个“拼多多”?

02-18 IT文章

美国的“五环外”是否也会诞生一个“拼多多”?

(图)

本文要点:

· 美国下沉市场惨不惨?

· 谁在主导美国的“五环外”?

· 中美五环外有何迥异之处?

中国有约300个“城市”,2856个“县”,41658个“乡镇”,662238个“村”。

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习惯于把中国的城市分成一二三四五线,其间有优越感,也有鄙视链,有下沉市场,也有消费分级。

美国呢?美国有多少人?多少城市?多少郊区?多少农村?美国的下沉市场,又有什么样的人群与商机?

美国2000年普查人口分布密度图,图片来源Wikipedia,贡献者JimIrwin

美国2000年普查人口分布密度图,图片来源Wikipedia,贡献者JimIrwin

过去一年里,“下沉”是中国互联网的主题词之一,无论是风起于长沙的社区电商,还是成功登陆美股市场的拼多多、趣头条,甚至是腾讯、阿里、百度,对于他们来说,到更低线的城市去完成多层次的全量覆盖成为了打开流量天花板的重要战役。

这也是下沉市场的福音——商业巨头眼中的“降维打击”实际上是底层人民的“普惠关照”。

但在美国,灯红酒绿的好莱坞、火树银花的曼哈顿、剑指未来的硅谷,掩盖了一个残酷的事实——偏远地区(Rural)占到国土面积的97%,美国同样也有“五环外”。

即使是被定义为发达国家,美国的下沉市场也大的惊人。

感恩“食品券”

作为一个高度城市化的国家,美国目前整体人口3.2亿,其中偏远地区人口约6000万。这部分人口收入整体偏低,年龄中位数明显高于城市地区。

图片来源:纽约时报

图片来源:纽约时报

除了人口总数不高、收入整体偏低以外,这部分人口的分布也较为稀疏,偏远郡县的平均人口在1万到5万之间。而且从2010年到2017年,美国偏远地区的人口还呈下降趋势,直到2017年美国农业部才观察到偏远地区人口的小幅回升趋势,但涨幅仍旧微乎其微。

收入偏低、分布不集中,且长期收入预期和消费信心都较低,这样的一群听起来并不怎么可口的消费者,乍听之下就像我们最初对于中国五环外市场用户的直观感受一样——这样的一群人对于市场的吸引力又何在呢?

这里就不得不说起美国五环外的一些区域性生态因素了。

最特殊的是美国的食品救济项目——补充营养援助项目SNAP(Supplemental Nutrition Assistance Program)。

SNAP项目下,美国低收入人群可以申领Food Stamp(食品券),听起来很像我们所熟知的“粮票”。

这样的食品券可以在超市或小商店用以购买蔬菜、肉类等食品,可以帮助受到经济下行影响的低收入家庭保证基本的饮食健康。

08年次贷危机之后,SNAP项目的参与者一路上升到13年的4700万,之后几年有所回落,但也基本在4000万以上的水平。

目前SNAP项目的规模较奥巴马执政期间有所缩减,但今天SNAP仍然占到美国家庭购买食物支出的10%,而其中又有80%都被消费者们花在了大型商超。18年初,特朗普向SNAP开炮,提议砍掉SNAP,降低政府开支预算,一度导致主营五环外市场的零售商股价大幅下跌,SNAP对于美国五环外零售业态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也因此,在这套食品救济政策下,收入较低的这些消费者的实际消费能力其实并不低。2016年,拿美国政府食品救济的消费者,为沃尔玛贡献了高达130亿美金的总销售额。

同时,随着经济回暖,就业情况改善,远离城市区域,因而生活成本受房租、房价同步回升影响没那么大的2018年美国低收入人群的消费能力反而在快速抬头。

根据JP Morgan Chase 2018年最新数据显示,截止2018年8月,逐月看年同比增长,收入在底部20%的美国城市消费者,相较于其他群体,增速最高。

JP Morgan Chase逐月美国消费者情况

JP Morgan Chase逐月美国消费者情况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349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