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 没救了吗?
DS 是啥?如果你有这个疑问那再正常不过。如果你发觉似曾相识但偏想不起来,如果你一眼认出却意识到有日子没见……这一切都符合这个法国豪华车品牌近几年来的境遇。
2014 年,法国 PSA 集团正式将 DS Automobile 从雪铁龙品牌下独立出来,形成雪铁龙、标致、DS 三品牌阵营。这之前,2009-2014 年,DS 一直作为雪铁龙的高端系列,挂着雪铁龙的双人字齿轮 logo。但 DS 并不是一个新名字,上世纪 50-70 年代,它属于雪铁龙旗下的一个高端车型系列,“戴高乐总统座驾”就是彼时的事。
(最初 DS 还挂着雪铁龙 logo)
2011 年,DS 重生伊始即被 PSA 集团引入国内。在一开始,作为豪华市场的一个新玩家,零基础的 DS 依靠着雪铁龙积累的渠道资源,很容易迈出了第一步。到 2014 年 DS 品牌独立时,它在中国市场的年销量已近 2.7 万辆,挤进豪华市场前十。光看 500% 的增长率数字,颇是一副欣欣向荣。
仅仅一年,DS 就开始了原地踏步。2015 年 DS 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排在销量榜第十,销量数字只是微微超过了 2.7 万辆。接下来就是一个字,跌:从 2016 年的 1.6 万,到 2017 年的 6000 辆,再到 2018 年的不足 4000 辆。
合计一下,华夏大地上贴着 DS logo 的四轮乘用车,总数也才不到 7 万辆;市场上从 2016 年过后,DS 就基本失去了有现实意义的存在感。所以说不认识 DS 实属正常,发觉 DS 近年没了声音也正符合事实。
DS 和讴歌,在 2018 年中国豪华市场堪称难兄难弟。但讴歌好歹还有个表现不错的美国市场,“水土不服”是更常见也更客观的描述;DS 就完全没什么金可以往脸上了,它在全球范围的情况和国内没多大区别。
DS 为啥卖不动?这算是汽车行业最近几年的典型案例之一。法系厂商对于中国市场的迷之理解,欧洲化产品线的水土不服,平庸甚至偶尔不及格的机械基础……都已不知被外界拿来贬斥过多少遍。DS 所剩下的,仅仅是流于表面的别致设计、精致细节、细致做工,光是这些远远无法回答“和雪铁龙到底有什么不一样”,也就无力说服消费者为 DS 掏出更多钱。
说到底,PSA 集团既没有足够的综合实力,也没有足够的历史遗产,去孵化一个豪华车品牌。
论经济实力,PSA 集团 2013 年全球销量排在第九位,到 2018 年依然第九。排在 PSA 前面的八家厂商,除了现代起亚集团的 Genesis 品牌羽翼未丰,其余都有自己的豪华车品牌。但与 PSA 规模地位相当的本田、福特、FCA(菲亚特-克莱斯勒)集团,要么是早年并购获得(林肯、阿尔法·罗密欧),要么是在自己的鼎盛时期打造(讴歌)。排在中游的现代都尚未将 Genesis 扶稳,那么 PSA 的路显然不会更容易。
论技术积淀,上世纪 50 年代的雪铁龙 DS 曾是汽车技术先驱,而今天的 DS 早已不再。超低风阻系数、液气联动悬挂、随动转向大灯……放在 1955 年都是妥妥的黑科技。但当半个世纪过去,DS 重生后最为人们熟知的故事却是:过时多年的 4AT 变速器、与宝马 MINI 合作的四缸引擎当家、非独立后悬架长期不改。部分原因是 PSA 集团主攻欧洲,对其他市场的需求不重视也不应变,但在高级别车型所需技术上断代多年,也是绕不过去的重要弱点。
论历史遗产,虽然 DS 一直被宣传为一个经典品牌,但事实是首先它早年并不是个品牌,其次也不再和经典有关。1955-1975 年的 DS 只是雪铁龙旗下的一款高端车型,从未作为一个独立品牌发展。也就是说,PSA 集团需要一次性完成复兴 DS、独立 DS 品牌两个任务。而当年的雪铁龙 DS 无论有着什么样的传奇事迹,技术先驱也好,总统座驾也罢,五六十年过去,除了名字,新的 DS 早就和当年毫无瓜葛。
无论雪铁龙还是标致,PSA 已经太久没有染指中大排量汽油机,于是当 DS 品牌准备迈上更高阶,却发现手头拿得出手的,就只有与宝马合作开发用于 MINI 的 1.6T。DS 在独立初期只有靠这一款引擎撑门面,成了 DS 的原罪之一。内燃机动力系统匮乏,还造成了 DS 无力开发更大尺寸、更高级别车型。到 2018 年,DS 旗舰 DS 7 也不过是一台奥迪 Q5 一级的中型 SUV,这毕竟已是那台 1.6T 四缸机的极限。预计今年面世的新轿车旗舰 DS 8,也同样会面临如此考验。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35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