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沃派博客 每天不定时发布IT文章相关资讯
当前位置:沃派博客-沃派网 > IT文章 > 正文

向前辈学习,新零售如何抵御地产金融的诱惑?

02-18 IT文章


向前辈学习,新零售如何抵御地产金融的诱惑?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科技新知

01 零售市场进入乱局

最近,路透社又来更新阿里投资麦德龙中国资产的新闻了。

从去年10月底麦德龙中国传出寻求出售的消息后,已经相继传出复星、阿里收购麦德龙中国的绯闻。但麦德龙CEO Olaf Koch对这些绯闻进行了一一否认,并直截了当的表示:“我们不会出售麦德龙中国业务。”

不过Koch并没有把话说死,而是给出了新的发展方向。Koch表示,麦德龙中国要重点发展生鲜食材业务,特别是与中国本土合作伙伴合作发展O2O业务。

这一说法等同于招标广告,意图招徕更多公司竞价投资。而在国内的O2O或者说新零售市场,集结着阿里和腾讯两大强有力的互联网巨头。

按照麦德龙CEO面对采访时疯狂打招标广告的方式,腾讯用流量加少量资金财务投资的玩法显然难合胃口,喜欢出高价大手笔购入股权直至控股的阿里,才是其理想对象。各方权威媒体的消息源也显示,即将与麦德龙联姻的是阿里。

而业界也都翘首以待阿里搞出2019年资本市场的第一个大手笔。只是一直以来发展得磕磕绊绊的新零售,拿什么来吸引巨头们投入海量资金?还是一个问题。

在麦德龙卖身的消息之外,苏宁收购万达百货、万达转型成功和碧桂园独家冠名今年央视元宵晚会,也引发业界兴趣。

万达2018年度2142.8亿元营收让王健林有了转型成功的底气,也让万达商管迎来了上市的曙光,年底签下的延安万达城也有一种谷底反弹的意思,但投资布局多年的万达电影业务在整个2018年,只有一部《唐人街探案2》能拿出手,又让这个“成功”显得飘摇无根。

奇怪的是,在万达全面转向轻资产的同时,另一家向互联网转型多年的零售巨头苏宁,却回头强势杀向商业地产市场,不仅拿出30亿开展苏宁小店业务,还收购了万达手中剩下的37家万达百货。

另一个地产市场上极尽波折的碧桂园,在躲过“五星期的家”负面之后,即将成为央视2019元宵晚会独家冠名品牌。需要注意的是,整个地产市场经历过严重的紧缩之后,在去年年底又开始囤地了。

市场好像进入了极为混乱的状态。

再去放眼国际市场,2018年连锁零售鼻祖SEARS和美国另外两家连锁超市巨头Tops Friendly Market、Winn-Dixie的母公司Bi-Lo相继破产,除此之外Toys R Us、RadioShack、Sports Authority等这样的垂直连锁零售品牌也已经倒闭。不过,售价不菲主打精致鲜食的连锁生鲜商超Whole Foods却一路开挂,流行全美,并被电商巨头Amazon以137亿美元的价格收购。

同时美国房价持续回暖上涨,租房市场也在2018年处于高峰状态,这些对商业地产的发展来说并不是什么利好现象。手持大量地产等重资产的连锁超市品牌,在主营业务入不敷出的背景下,还不如去做房地产信托。

美国用户不再喜欢在线下购买廉价标品的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线下逛街购物成了追逐时尚潮流的社交活动。餐饮这样对性价比不敏感、重视体验的行业,成为发展的重心。

这到底是一场市场自我修复的资源重置,还是病急乱投医在走刀刃,亦或者是刀口舔血?

2019年的市场,大家看中的到底都是什么?

地产市场严监管风雨飘摇?新零售加速夜行加码商业地产?还是互联网全面入局,颠覆商业地产?

02 重走邮购零售之路

电商市场面临的新零售转型困境,虽然是前无古人的商业难题,但并不是没有任何先例可以借鉴。其实整个零售行业的发展历史,就是从“线上”起步,经历了近50年的发展,才全面转向线下。只不过那时的“线上”平台,并不是互联网,而是以产品名录图书为基础邮购零售。

1997年,贝佐斯创建Amazon时,对电商商业模式的理解就是在线版的产品名录。今天Amazon的新零售策略,也参考了1920年代的连锁零售之战中诸多发展方式。

Amazon这个品牌名称的含义,就是从字母A到字母Z所有产品名称无所不包的互联网产品名录。而电商与邮购零售的区别,也仅仅在于用户所接触到的终端不同。

而美国电商能够快速且顺利的发展起来,靠的也是过去一百多年邮购零售所建立起的邮购消费习惯和物流体系。否则“在互联网上没人知道你是条狗”的环境,用户怎么可能放心购物?

邮购零售最早要追溯到1872年美国人艾伦·蒙哥马利·沃德(Aaron Montgomery Ward)创立的Ward百货。曾在农场工作多年的沃德,深知农村市场农场主喜欢多种选择批量进货的消费理念,于是做出了第一份影响世界零售行业历史的订货清单,并将它推销给各地农场主,成为邮购零售的雏形。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35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