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机的外观设计,已经十年没有突破了
编者按:没有任何插孔和按键,全面屏、折叠手机,手势操控……新的手机设计趋势即将在在2月25日的巴塞罗那世界移动通讯大会上发布。智能手机的设计已经十年没有突破了,但现状即将改变。本文译自Fastcompany原标题为" Smartphone design hasn’t evolved in a decade. That’s about to change"的文章。
智能手机的设计在过去几年里几乎没什么变化。手机的确更大更薄了,但却依旧保持着由史蒂夫乔布斯和他的朋友们十多年前搞火的肥皂盒造型。但这可能即将改变了。
在数年的手机销售低谷后,制造商们开始实验新的设计元素,用户体验甚至新的手机造型。这些实验开始于2018年而且即将于二月25日的巴塞罗那世界移动通讯大会上开始全面展开。
没有插孔或按键的无缝手机
想象一个没有可见插孔,没有USB-C接口,没有音频输出口,没有按键,没有SIM卡槽,没有音响功放孔的手机。那手机会像是一块会发光的神奇玻璃片。
理论上来讲这看起来是一个不可能的科幻产物:你要怎么去操作一个没有物理按键的东西呢?你要怎么把没有SIM卡的手机连接到互联网呢?
然而这正出现两家制造商为准备世界移动通讯大会而预先宣布的新设计理念手机上:Vivo Apex2019和Meizu Zero。
为了放弃USB-C接口和耳机孔,Meizu运用了无线充电和蓝牙连接音响设备,和普通的LTE/Wi-Fi通讯。Vivo也是一样,但是通过背部磁吸接口实现充电,同时使用5G通讯取代LTE。
为消除传统扬声系统将声音穿至机身外所必需的扬声器孔,这些手机搭载了压电技术使它们的OLED显示屏震动作为音响。
为了消灭电源和音量按键,Vivo和Meizu将它们替换成了机身边缘的触摸板。这些触摸板有触摸反馈,当用户触碰这些触摸板时,他们会感觉像是在按动物理按键,与iPhone7和iPhone8的home键一样。
没有SIM卡槽是因为手机只支持e-SIM卡——由苹果Apple Watch等产品所使用于连接至通讯网络的内置虚拟SIM卡。
Meizu手机的镜头突起于机身背部,而Vivo的摄像头则完全融合在全玻璃机身中。
很自然地,全面显示是手机外形进化的最终形态,正如乔纳森艾弗(Jonathon Ive,苹果首席设计师)在介绍iPhoneX的预告视频中所说:“十多年来,我们的目标就是打造一款全面显示的手机,一个完全消失于使用体验中的工具。”而iPhone本身的刘海造型很显然不是符合这个终极的目标。但是Vivo和Meizu好像都已经成功的做到了这一点。它们是艾弗本人12年前开始的设计理念的最纯粹表述。
唯一的问题就是时机:这些手机的一些功能可能来的太早了。E-SIM卡还没有世界范围内的广泛支持。无线充电对一部分人来说有些不便。这些手机使用的是18瓦充电,远没有50瓦有线充电快(值得一提的是iPhoneX使用的是10瓦的有线充电)。所以在实际功能方面可能会有所妥协。可能这就是为什么这些手机虽然可以使用,但仅限用于展示公司的神勇的科技成果。但如果历史可鉴(Vivo在2018年也采取同样的“先展示后发售”策略),你完全可以期待这些产品在今年进入用户们手中。
去掉丑刘海
如果你去观察今天市面上的手机,他们中99%看起来跟iPhoneX或XS一样,有一个顶部刘海,刘海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根据手机厂家的不同各有不同。苹果因为其必要性“发明”了刘海:苹果公司想要去掉手机正面的非显示屏部分,于是去掉了Home键。但是由于在手机发售当时没有屏下指纹解锁技术,所以苹果选择了面部解锁。毕竟表面上看来当时没有任何可能消灭自拍摄像头和听筒的方法(但其实当时有,我们下面会讲)。但由于优秀的面部解锁需要多镜头,所以也就需要占据一个很大的面积。
于是iPhoneX就有了刘海,紧接着市面上的大部分手机开始模仿苹果,尽管他们恶毒地攻击苹果的刘海异形屏设计。但现在一些公司开始将彻底消灭顶部屏幕凹陷作为追求。可以想象,他们是想要打造一款真正的全面屏从而刺激手机需求,诱惑那些不喜欢刘海屏幕的人们。那这就意味着将自拍摄像头移动到其他地方。
一些手机,比如Vivo,在2018年用机电系统弹出式摄像头取代了刘海。当你想要自拍时摄像头会弹出,照完了镜头就会退回机身。我们即将在世界移动通讯大会上见到的Apex2019就采用了这种前置摄像。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357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