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沃派博客 每天不定时发布IT文章相关资讯
当前位置:沃派博客-沃派网 > IT文章 > 正文

让一部分年轻人先住到城乡结合部去

02-20 IT文章

让一部分年轻人先住到城乡结合部去

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文章首发于公众号【难逃一吸(suck2333)】

前两天今日头条买下“中坤广场”的时候,通稿里顺便提了一下张一鸣一则劝年轻人不要住在城乡结合部的老邮件:

我一直认为年轻人工作生活应该住在城市中心,哪怕房子小一点(应该多出去活动啊),在市区有更多的活动和交流,下班之后也不需要浪费大好时光和宝贵精力挤地铁。年纪轻轻不要着急在郊区,尤其房山、沙河、天通苑之类的远郊定居,买了房我其实也建议搬到市区来。”

我相信张一鸣说这段话的时候是出于真心,他所说住在远郊城乡结合部的问题都存在。但头条公关这个时候放出来,除了吹嘘在三环附近买楼这事,多少还有些资本家给员工洗脑的意思在里面。

众所周知头条,以及许多互联网公司,都有就近居住租房补贴的政策。住得近就方便来公司,而大公司往往还有很完善的食堂健身房,于是哪怕是周末,一整天在公司打发也是很妥帖的。

让一部分年轻人先住到城乡结合部去

今日头条的食堂还是广受好评的

那么顺便加个班也就更方便了——比起给三倍工资,这样勾引员工加班显得更高效。这是所有公司管理层的根本算盘:如何用最少的钱,换更多人力的劳动时间。

这也是为什么,作为劳资双方里的劳方,我建议从事互联网脑力工作的各位,反着张一鸣的意见来,搬到郊区城乡结合部去住:各位没有义务做精神资本家,而城乡结合部不仅房租较低,还可以重新建立和掌控自己的真实生活。

钱是不得不提的俗事

张一鸣在邮件中说了一段自己的历史,即刚毕业的时候住回龙观,要去西直门上班,心情十分低落。后来搬到双榆树附近就好了。并且推荐大家也住双榆树。

那么双榆树附近的房租是多少呢?综合搜索出来的各种结果。最低的次卧估摸着也需要3000,稍微像样一点的单间需要4000以上,如果想租个一居,五六千是不可避免了。

即使在收入相对比较高的互联网行业,对于刚毕业,或者工作不久的同学来说,也算是不小的开支了吧?

当然了,还有房补。确实,房补可以减轻一定负担。但实际上房东和中介鸡贼得很,早就打听好自己的房子是不是在相关公司的补贴范围内,借机抬价的事情屡见不鲜,也无可奈何。

让一部分年轻人先住到城乡结合部去

这年头碰到一个房东很不容易

当房租占去收入的1/3乃至更多时(还要考虑押一付三等情况,占用的现金流会更多),其实年轻人们也就很难保证在其它娱乐、健身活动上有更多开支。那些本来住在城市中心的优势,比如更多的酒吧、健身房,那些更多的交流和约会,可能也是去不了的。

而由于群居,以及房间太过逼仄,很多在家里进行的活动举行起来也比较困难。如果室友不是那么靠谱的话,诸如在家做饭,请朋友来Party都是无稽之谈。

既然原本的优势无法兑现,那么相比于每天挤地铁,又何来更多的幸福感呢——可能也就是去公司吃饭比较省钱吧。

让生活回归生活

如果在大城市生活的你,不曾自己做饭,不曾亲手将素材和油盐酱醋整合成一盘未必美味的菜,伴着刚煮熟的米饭吃下去,你未必会知道这种幸福感有多强烈。但起码能知道,这比订外卖省钱,能比吃食堂花样多。

在互联网高强度的工作中,生活往往也是依赖于互联网的。吃饭靠美团,打扫靠58。而自己的生活,好一点的像KOL,工作外不是在蹦迪,就是出去旅行,身体和心灵都一直在路上。

而坏一点,可能就是往床上一点,打开某款手机游戏。

看似工资不低,存款却没有多少。每个月信用卡和花呗还会提醒债务。明明没买什么大件,钱却不知道哪去了。

这样如浮萍一般的生活,实在不是什么好状态。

让一部分年轻人先住到城乡结合部去

可能还没长远打算的诸位没意识到,如果不是运气比较好,再努力的工作,其实也是等不到一个暴富的机会的。即使经济形式乐观,财富缓慢增长,家里也还宽裕,能够在大城市买房,买的也是张一鸣瞧不上的远郊地区了——充其量,小区好一点。

远郊迟早是要去的,何不早一点呢。

可能你要问了,如果年轻的时候狠狠心,住得近一点,全身心的工作,会不会到一定年纪,收入和机会都会比一开始就远住好一点呢?

有趣的问题。先说我的结论:未来的前途和收入,跟(住得近而获得的)加班时间关系不大,跟运气和贡献的价值直接挂钩。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36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