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上元之夜抢票难?不,更难的是古建筑+新光影技术
元宵节,建院 94 年来首开夜场,故宫又一次“上新”了。
据有关人士向36氪透露,不仅是元宵节,今后故宫可能推出系列「夜场活动」,预计在中国传统节日、二十四节气等时间节点对外开放。
此次故宫上元之夜一票难求、现场火爆,而36氪认为,在这背后,“点亮故宫”的技术是如何实现的?如何做到既不伤害古建筑又满足让更多人深入体验故宫 IP ?也是值得关注的话题。为此,我们采访了为此次活动提供灯光照明方案的两家公司,聊聊光影效果背后的技术实现。

上元之夜·故宫午门外墙 图片来自网络
此次上元之夜的“点亮范围”,涵盖了故宫博物院的午门展厅、太和门广场、故宫东城墙、神武门等区域,其中,午门、太和殿区域由合作方「华传文化」提供支持,该公司也是综艺节目《上新了·故宫》的联合出品方、制作方。
据华传文化董事长刘兵介绍,为了保护古建,活动中基本采用冷光光源,为避免故宫线路改造和电路安全,架设的投影装置等设备配备了 7 台发电机保障电力。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午门城楼打出的巨幅字幕「上新了·故宫」也是在故宫授权下进行的操作,寓意为 —— 上元之夜是节目之外的又一次“上新”。据刘兵透露,《上新了·故宫》第二季已经开始筹备,2019 年会有更多和故宫合作的文创内容、文创产品呈现。

上元之夜·故宫太和门 图片来自网络
太和门区域的灯光照明及布景则由「光峰科技」提供支持,虽然看上去简单,但「投影」这个词,意味着要在 3000 平米的建筑外立面,投影出亮度、清晰度足够高的图像,同时保护古建筑。
光峰团队告诉36氪,由于太和门整体建筑起伏凹凸不平,汉白玉基座、柱子、琉璃瓦、宫墙、门窗等的颜色形状均不同,场景决定了这次对 3D Mapping 技术要求更高。
首先,团队需要根据形制颜色、因地制宜设计投影图案。
其次,异形背景对投影的精确度、投影深度要求会更高。据悉,此次亮相的 5 张图案,每张图纸在定稿前的十余天里,做了六七十次修改,微调更是不计其数。
再者,为了保护古建,故宫给出的要求是每单位光照不超过 100 lux,在参数限制内提供高清图像也很重要。
光峰团队介绍,此次太和门投影动用了 20台基于 ALPD 激光显示技术的激光电影放映设备 C60、激光工程机 FU-13K,其中亮度最高、高达 5.5 万流明的 C60 是目前业界最亮的荧光激光放映解决方案(己亥年深圳春晚分会场的云巴、云轨即由该技术呈现)。为了保证投影效果清晰、鲜明,此次太和门方案中光峰做了 3 层图像叠加,但设备总功耗在 40 千瓦以下。
光峰科技是一家做光源核心元器件的科技公司,这些激光投影设备的核心技术是「荧光+激光(ALPD®)新型激光光源显示技术」,由光峰自主研发。其原理是,从传统的三原色光束融合成像,变成了用蓝光,以及激发荧光粉获取的红光和绿光来呈像。改良后的 ALPD 技术,能有效提高鲜亮度、降低功耗和成本。
以往的三基色激光投影器设备成本居高不下。由于红绿激光器的成本均远大于蓝激光器(蓝光激光器的成本大约是红光的 1/10),寿命也较蓝激光逊色。而光峰科技的 ALPD 技术既有激光又有荧光,解决了三基色激光散斑问题,又保留了激光光源亮度优势,同时极大降低了成本、提升了寿命。
目前,光峰的业务范畴已经延伸到了激光电影放映机租赁、公共空间投影策划、夜游经济、文创产业(全息投影等)、激光电视,以及个人消费品级的教育、商用投影仪。
提供一则对比案例,能直观反应该技术的商用价值和降本提效情况。
光峰的 ALPD 投影仪寿命在三万小时以上,最早一台放进影院的设备(2014 年深圳某影院)有 2 万流明,近期检测亮度衰减不到 5%。该设备的租金折算下来每小时数十元。但传统的灯泡型投影仪,每两三个月就要更换一次灯泡,更换成本在十几万元。
据官方介绍,ALPD 技术曾获中国电影行业科技进步一等奖,目前已经改造了全国 1.3万家影院的光源。

上元之夜·故宫夜景 图片来自36氪茉小莉
畅音阁区域由「保利集团」提供技术和团队支持,由真人演员配合光影效果,呈现了中国经典的戏剧曲目。(不少游客行至畅音阁时未能看到演出,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演出于当晚 21:30 结束)。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3675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