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沃派博客 每天不定时发布IT文章相关资讯
当前位置:沃派博客-沃派网 > IT文章 > 正文

2019展望 | 汽车业:降温!洗牌!抱团!

02-22 IT文章

一盆凉水浇在火热了20多年的汽车市场上。

28年以来,中国汽车消费首次现负增长。势头暂时也没有什么好转的迹象,2019年1月,汽车销量为236.7万辆,同比下降15.8%。中汽协秘书长助理徐海东表示,1月汽车销售没有好转的迹象,预计2月销量延续下降趋势。

新能源是整个市场唯一的亮点——去年,霸占乘用车销量前三名的依旧是大家熟知的上汽大众、一汽大众、上汽通用——也是自主品牌站稳脚跟的切入点。

2018年,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分别为127万辆和125.6万辆,同比2017年分别增长59.9%和61.7%,且销量排名前十的车型,清一色的是自主品牌。

2019展望 | 汽车业:降温!洗牌!抱团!

图片来自东方IC

根据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的统计,2018年,我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榜单前十的热销车型分别是:北汽新能源EC系列、奇瑞eQ电动车、秦Pro DM、比亚迪e5、江淮IEV、江铃E200S、宋DM 1.5T、唐 混动、元EV、荣威i6 1.0T EDU。

这对于新造车企业而言是个不错的消息。“从大的形式上看,基本还都是好的信号。”爱驰汽车联合创始人兼CEO谷峰对36氪表示。

但在新造车热潮渐缓,无论是创业者还是投资方,如今都开始更加谨慎,更重视遵循汽车产业发展的逻辑。

而在新技术上,智能网联的同质化正在进一步加剧,自动驾驶则似乎还未找到明确的商业化路径。

如今,寒冬来临,活下来才是关键。

新造车公司:回归产业逻辑,洗牌

“2019年我觉得挑战真的还挺大的,新造车势力都纷纷交车了。首先我觉得,一定会发生的事情就是有很多公司会遇到困难。”蔚来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斌对36氪分析说。

从几年前李斌、李想、何小鹏这样的互联网人杀入造车业,去年蔚来、小鹏汽车、威马等新造车企业依然还是能引入巨额投资,到今年,虽然政府对电动车的补贴在退坡,但消费者对电动车的接受度也在上升,而多家新造车企业都已到了产品交付或预交付的时间——这真正拿出第一款产品的这个时刻,部分公司的造车进展的现实却并不乐观,甚至有企业已经长期没了声音。

风口已过,风险凸显——长期以来,汽车行业都是一个产业链条长、环节多、不好把控,且需要巨额资金的产业。“以前很多投资人对汽车行业,对新能源汽车投资的理念还是套用在互联网投资的逻辑,用钱去堆头部公司,快速迭代,做对赌,互联网领域追求速度,每年要30%、50%、100%的增长。但是,这种投资逻辑在汽车领域不能完全套用。”谷峰对36氪说。

2019展望 | 汽车业:降温!洗牌!抱团!

图片来自东方IC

“大家更理性了。”是几乎所有业内人士在提到2019年行业发展时都会提到的一句话。

当资本断血之后,2019年的造车行业一定会迎来一轮残酷的洗牌。

智能网联:同质加剧

车载智能系统领域一片火热。在搭载了斑马系统的上汽荣威RX5的热销后,这是最简单也最能带销量的一个车用新技术。外资大厂在做,比如大众汽车就投入了百亿欧元在智能化;中国品牌在做,包括上汽、吉利、奇瑞;BAT也在做,比如东风汽车与百度、博泰合作,推出了第一款搭载WindLink3.0车机系统,长安汽车也与腾讯签署了智能网联汽车合资合作协议。

消费者正迎来一批带着大屏幕的汽车,但一片热火之后,首当其冲的问题,2019年将是个假产品同质化加剧的一年。至少在人机交互体验上,特别是地图、语音、音乐这些功能层面,各家的产品正在快速同质化。

智能化产品迅速成为“标配”的今年,如何做出特色是新的难题。斑马网络CEO郝飞认为,除了产品,未来比拼的将是运营。比如为车主提供停车、加油、流量等。“提升到真正的服务和运营,这也是整个汽车行业转型的方向。”

自动驾驶:革命未成功,同志需努力

基本可以确定,2019年在自动驾驶领域不会有大的突破。

过去一年,自动驾驶汽车的发展几乎停滞不前。特别是在2018年3月,Uber无人驾驶汽车将一名女性撞死后,有人用“急刹车”来形容自动驾驶的技术发展。政策法规也无太大进步,目前业内对于自动驾驶在乘用车领域的应用,都变得更加谨慎。

大家在新一年可能切实看到的,是自动驾驶在简单封闭场景中的应用。比如,百度已经宣布,搭载Apollo自动驾驶系统的无人小巴“阿波龙”已产出100辆,甚至还卖到了日本。但这与在乘用车上大批量量产还有差距。

但未来一年,在自动驾驶的研发上,各大车企和百度为代表的技术公司,也都不会放弃。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37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