咪蒙“死”了,她一手构筑的文字传播大厦是如何倾倒的?
图片来源于视觉中国
文|歌果马
不同于咪蒙本人此前发声的停更两月,此次咪蒙公众号彻底注销有着不同的意味,以人民日报为例的主流媒体对咪蒙团队的批判让我们明白大势已去。自媒体不是法外之地,今后主流发展是只会越来越重视依法治理网络空间,维护网络健康。
但是,自媒体时代,咪蒙谈资热闹看完,吃瓜群众稍显疲惫。我们不妨携带着局外人的冷静和清醒,在这个后真相时代里,从大众传播学的角度探究一下咪蒙到底是如何促成了自己文字大厦倾倒的。被注销公众号,会是咪蒙一派的永远告别吗?又或者是短暂的再见?
一
咪蒙发家致富的时候,公众号的红利时期早已过去,可偏偏她创造了奇迹一般的流量,作为“商人”来说她是成功的。
运气当然要占到一定比例,但实际上咪蒙其实比大部分人都努力的多,文笔也好得多。十几年的摸爬滚打,咪蒙经历过很多失败和挫折,在没有红之前,她曾经写过三本书,结局不是被编辑遗忘就是被出版公司抛弃。在南方周末任职时她因为过于独特的文风也常常遭受上司批评。投资影视公司,却赔的血本无归,这都是咪蒙的经历。
而在因为公众号而爆红于网络上之后,她也维持着一天超过14个小时的工作时间。比你聪明的人比你努力,这就是她能超越其他自媒体的原因。
文无第一,笔头上的事情谁都能说出个道理来。咪蒙一派成功地将她自己的道理简单粗暴地讲给了受众。她们善于利用人性的弱点制造矛盾,例如我们羞于直面的“性”,类似的词语包括不局限于处女、高潮、潜规则。像矛盾制造工厂一样,流水线一般生产戏剧性的情节。又同时精确把握热点,能够抓住人内心。
在这些前提下,戏剧化的创作只会增色,只会有“故事是我编的,但我偏偏能说得你心服口服”这样的效果。
从《致贱人:我凭什么要帮你》到最后一篇《去你大爷地,老子真的不想加班了!》,我们从这里发现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标题党正是咪蒙,没有之一,取标题其实是一个很有技巧性的事情,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阅读量。
为什么会有标题党的出现?因为哪怕出现题目与文章内容极不相符、差距很大的现象,一个好的标题也能最直接吸引受众点进推文。咪蒙当然把握住了这一点。点进推文后就是一条访问记录,在流量为王的时期,取好标题可以获取最直接的好处。
翻看咪蒙及其团队的微信推文,一类是直白露骨的标题,让人能够产生联想,从而想要点进文章里。第二类是在标题里制造冲突,提出疑问,将矛盾抛回给受众本身。就是用暴力和粗俗喊出受众最心底的话。
那么,从传播学的角度看,咪蒙的受众是谁?
贩卖焦虑的咪蒙粉丝定位就是那批最焦虑的人,多数为女性,身处二十岁到三十岁的关口,上要赡养老人,下要抚养孩子,还要和正处黄金期的丈夫以及丈夫身边的花花草草斗智斗勇。
谁最焦虑?这批人最焦虑。情绪也最大,咪蒙抓住了这一点,从身边人故事入手,为读者人为增加故事沉浸感。抓住其仇富心理,抓住其痛点,紧紧跟随社会的流行风向,行文结构的节奏感把握极好。
咪蒙一派,在鼎盛时期,一条广告要将近一百万。这已经不是自媒体,不是传播学范畴的媒体,而是赤裸裸的生意和交易。
二
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化,老祖宗一直传扬着真善美,“真”字顶头,包括着真心和真行,也有着最基本的含义:真实。写作者职业道德往高了说涵盖许多,往低了说就是一个底线。
《一个寒门状元之死》一夜之间取得了1000000+的阅读量,却又在一夜之间被打“假”。寒门状元的身份扑朔迷离,高考分数对不上,大学兼职的价格是错的。这些微小却又重要的细节明明白白告诉我们:是假的。
时间如此宝贵,搁平时,没有人会闲着查验一篇文章的真伪。在真相不明的情况下,这些细节反而会起到一个令人信服的作用。成也细节,败也细节。咪蒙团队高明之处就在于此,她们善于在虚构的世界里提供暗示,暗示读者内容是真实的。作者沉溺自己编造的故事中,先自我感动,再确保能够戳中受众的G点。
可在流量输出巨大的情况下,咪蒙拥有的知名度变成了一把利刃。因为不匹配,流量输出和自身能力不够匹配。咪蒙拥有的巨大影响力反过头来插了自己一刀。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37195.html
- 上一篇:字节跳动回应科创板上市:消息不实
- 下一篇:支付宝收费后,你变得更“忠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