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不再迷恋北上广
近年以来,以小米、锤子、趣店等企业为首,众多总部位于一线城市的互联网公司纷纷到在二三线城市建立分部、第二总部,甚至全部迁离。非一线城市对此表达了极大的热情,不过,互联网公司的特点决定了他们给接收地带去的既有机遇、也有风险,非一线城市将如何避开风险,寻找正确的发展之路?
本文来自全天候科技,阅读更多请登陆或华尔街见闻APP。
作者| 姚心璐 编辑| 罗丽娟
2月19日元宵节,这是工作以来,张子豪第一次和家人在这个节日一起聚餐。
往年此刻,他已经返回北京,坐在互联网公司的一个工位上,多数情况下,他会以加班来度过这个节日。不过,今年春节过后,他决定留在家乡成都。
从大学毕业至今,他已经在北京工作了8年,妻儿留在成都,每年有一半时间,妻子会带孩子到北京和他团聚。张子豪的第一份工作是在腾讯,大约4、5年之后,跳槽换到趣店。
随着孩子快到入学年龄,他开始考虑回乡,“从房价、户口上看,我都没办法把家人接过来,一直住在北京,回成都是早晚的事。”离开的契机,发生在2018年底,11月,趣店决定搬迁至厦门,最开始,只是号称部分员工前往厦门出差,不久后,要求几乎全部员工迁至厦门。
对于张子豪来说,厦门和成都同样意味着离开一线城市,两者之间,他选择了回家。
张子豪背后,是大批互联网“大龄程序员”的共同选择。北上广一线城市的竞争、户口、生活成本,使这些已经成家的程序员们考虑“逃离 ”,回到二、三线城市。
提升他们“逃离”意愿的另一个原因,是互联网行业在二线城市的快速发展。“以前回家,感觉和北京的互联网环境没法比,在发展阶段、能力上,都落后两三年,”张子豪感慨,“大概从2年前吧,差距越来越小,现在几乎是同步的。”他坦承,行业环境的变化,使他在抉择“去与留”时,减少了顾虑。
如果说,张子豪表达了部分互联网从业者的心声,他的前东家趣店“南迁”,则代表了部分互联网企业的选择:出于成本、政策等多方面考虑,将公司总部迁往二、三线城市,或是在当地建立“第二总部”。
在最近几年中,除趣店外,在成都、武汉等二线城市(也被称为新一线城市)落户或建立分部的互联网企业包括:腾讯、阿里巴巴、小米、字节跳动、小红书、锤子科技、瑞幸咖啡,不一而足。
这些企业的到来,为当地带来了税收、人才、更多活力和更前沿的互联网模式。但硬币的另一面,互联网公司的特点决定了他们也可能为热烈欢迎他们的“新一线城市”带来潜在的风险。
在互联网公司大迁徙的潮流下,中国互联网版图正在经历新一轮调整。
到二线城市去
二线城市开始与大型互联网企业挂钩,大约是在10年前。
2007年,腾讯在刚刚开始运营的成都天府软件园中,买下两栋楼,建立成都分公司。十年之后,在全国爆红、成为腾讯营收支柱的《王者荣耀》,即诞生于此。
2009年,阿里进入成都,并宣布在此建立研发中心,投资1亿美元,成为四川互联网行业当时最大的投资项目。
时过境迁,这些事件所引发的讨论已逐渐消声。再次引发“互联网逃离北上广”这一话题,是在2017年10月,小米CEO雷军宣布将在武汉建立小米的第二总部,总计将投资230亿元。
从土地拍卖信息上看,小米武汉总部占地面积将超过2.8万平方米,雷军称:“小米武汉总部是以万人规模来规划和思考的,将以研发为核心。”武汉对争取雷军和小米的到来,表示了极高的诚意。据说有这样一个小细节:雷军有一次搭乘凌晨两三点抵达的航班前来武汉考察市场,当时的组织部长坚持到机场迎接,使雷军颇为感动。
小米武汉区域总部规划图
一年之后,小米内部鼓励“搬迁”的迹象更加明显。部分员工收到公司邮件发来的《搬迁员工相关福利政策》,这份内部文件显示,在2019年3月31日前,从北京搬迁到武汉、南京两地的员工,可以享受“工资不变、一次性补贴3万元、当地人才公寓住宿、以及当地低价买房不限购”的福利政策。
在2018年8月的一次讲话中,雷军谈到,鼓励员工转岗到武汉工作,虽然初期条件差一些,但到2019年9月,条件将会大幅度变好,到时将按照到武汉的落地人数分房。
小米“南迁”仅仅是开始,从2017年至今,在“逃离北上广”这个显得有些“标题党”的话题下,一系列互联网公司选择在成都、武汉、西安、厦门、海口等城市落地,并以此为基础,在当地继续扩招。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37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