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沃派博客 每天不定时发布IT文章相关资讯
当前位置:沃派博客-沃派网 > IT文章 > 正文

百度能否在未来收割AI红利呢?

02-23 IT文章

百度能否在未来收割AI红利呢?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老铁

做为互联网三巨头之一,近年百度在舆论上一直有"掉队BAT"说法,认为相较于阿里和腾讯,无论从市值管理和营收增长都落后于阿里和腾讯,尤其随着字节跳动在资本市场受追捧(估值已达1500亿美金,是百度市值两倍左右),此类声音愈发明显。

当然,亦有部分支持者认为,在现阶段百度仍然是国内最重要的广告平台之一,随着AI技术的应用,身处互联网核心位置的价值不会改变。

在百度最新的2018年Q4和全年财报中,一切结论似乎已经清晰,即:百度确实正在遭遇巨大的发展瓶颈,此困难要比之前的魏则西事件更为残酷。

中短期看百度:广告下降,爱奇艺有阻力

从2017到2018年Q3,百度陆续将非核心但又处于前期投入阶段的金融(度小满),手机游戏,国际化等业务剥离出来,这确实可以优化财务损益表,但最重要在于可看出百度在现阶段工作重心的转移,即维持核心业务的增长换时间,再用AI重建口碑。

因此,我们对百度的判断便要基于以下两点:1.现阶段百度的核心业务是否有继续增长空间;2.短时间内百度究竟会是一家何种类型公司。

先看第一部分。

魏则西事件之后,在全民监督之下,百度也曾宣布要取消医药类广告占比,彼时此类广告占百度收入的20%-30%,也正因此,百度陷入增长困境,2016年线上广告增速仅有0.7%,当期运营利润的100.5亿元也是百度多年来首次负增长(2016年尚有116.7亿)。

百度能否在未来收割AI红利呢?

2016年短期困难之后,2017年开始好转(摘自百度财报)

2017年之后,百度状况开始好转,营收和利润都开始呈正向发展,这一方面在于经过多年试错之后,百度开始以信息流广告对冲不断下滑的PC收入问题,而另一方面,停止对糯米、百度外卖等烧钱业务的支持,财务上止损,流量和运营上偏向百家号,业务渐有起色。

2017年百度总营收达到848亿元,较上期增长20%,移动端占比达到73%,改革初见希望。

当业务调整红利释放之后,2018年百度状况又开始恶化。

2018年百度总营收增长28%,突破1000亿大关达到1023亿元,增速超过上期,被乐观认为这是一大利好。

但其实不然,2018年百度线上广告(包括爱奇艺广告)增速为19%,在2017年尚有26%之多,百度最具赚钱性价比的广告业务增速开始放缓。

在2018年Q4,该情况则更为严峻,当期百度核心业务(不包括爱奇艺)营收同比增速仅有14%,该部分运营利润为44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6%,运营利润率为22%,上年同期为33%。

以上数据罗列基本可以说明一个问题:百度核心广告业务无论从增长还是盈利能力方面都面临极大的问题,尤其随着对百家号为代表的内容平台支持,内容支出增加,影响损益表成绩。

此外我们也注意到,Q4向来是广告旺季,如阿里排除新增的本地生活服务,其电商核心广告业务增速仍有27%,仍要领先百度,加之今日头条、腾讯为代表的企业在广告领域的激进措施,不断稀释百度市场竞争力。

百度能否在未来收割AI红利呢?

代表线上广告企业的市场份额(摘自金融时报)

广告行业的发展确实与外部环境有巨大关系,但百度在Q4的走弱基本可以做出如下解释:在环境变化不测之时,百度对广告主的吸引力开始走弱,加之改革之后,百度已经充分释放广告存量,增速必然走低。

那么,百度新兴业务又当如何呢?

短期内看,百度营收的主要增长点在爱奇艺,营收年度增长达到55%,而在核心业务走弱,爱奇艺高速发展前提下,爱奇艺对百度营收占比也由2015年的8%增长至2018年的24%,说爱奇艺是百度营收的主要引擎并不为过。

但由于内容方面支出,爱奇艺正处于亏损态势,这自然会影响百度的盈利能力,2018年营业利润率为15.2%,低于上年的21.6%,高于发生魏则西事件2016年的14.2%。

百度能否在未来收割AI红利呢?

2018年Q4线上广告增速变缓,内容支出急剧增加(摘自百度财报)

百度能否在未来收割AI红利呢?

爱奇艺在财报发布之后,对外一直强调天价演员片酬时代的过去,言外之意,其未来内容成长将会削减,为百度减负。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376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