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美团、知乎:这个社会如果你不拼,就只有被淘汰的份
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一大批互联网公司先后陷入了风暴之中。
尽管这被称之为“人员结构优化”!
去年8月,网络爆出美图、拉勾网裁员的消息;一个月后,网易在内的多家游戏公司也爆出裁员;10月,阿里、百度、华为这样的科技巨头也传出停止校招的消息。尽管官方纷纷予以否认,但是压缩招聘规模、提高录用门槛却是不争的事实。
根据网上的一份调查显示,过去的这一年,有超过40%的受访者表示自己的公司有裁员、业务收缩或调整、降薪等现象。
也就是说,危机正在发生。
1
滴滴、美团、知乎人员结构优化,没有永远的风口
2月13日,网络上流传出一份来自滴滴内部的财务数据,2018年滴滴亏损额达到了109亿,而2017年整个数字是25亿。
尽管滴滴声称,2018年给司机的巨额补贴是造成这一亏损的重要原因。但是,对于一个成立七年的公司来说,如此大幅度的亏损,还是让人感觉难以置信。
果不其然,两天后,滴滴CEO程维宣布公司做好过冬准备,将对非主要业务进行“关停并转”,并且裁员15%,涉及2000人左右。
而在此之前,美团也被曝传出裁员风波。
尽管美团表示,裁员为不实报道,仅是内部正常的人员调整。但是,在随后的一次面向全公司直播的会上,美团联合创始人王慧文说了这样一段话:
“如果账都算不明白,业务也做不起来,到时候不要怪王兴养不起你。”
或许,相对于赤裸裸的裁员,美团采取的“苦练基本功”看起来似乎更人道。毕竟,公司给了你一个不被淘汰的机会。
同样遭遇的还有知乎。
在那段时间里,像“上午还在改bug,下午就接到裁员消息”、“商业广告部门,当天谈裁员当天强制离开公司”。尽管知乎回应称裁员的规模并不大,但是根据“知乎员工”的爆料,裁员的比例高达20%。
在这场风波里,裁员也好人员优化也罢,其实给了我们两点启示。第一、对于公司来说,没有永远的风口也没有永久赚钱的生意,小企业要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大公司要注意不要患上“大公司病”;
第二、对于个人来说,别把你手头的核心工作放给别人,如果你做不了核心的工作,那么随时可能被取代。
要知道,你的被利用价值,决定你对企业的价值!
2
冬天来的时候,把速度降下来,修炼内功
当一个行业还处在红利期的时候,所有的公司拼的都是速度。只要业务飞速的增长,只要市场占有率迅速的提高,那么一切问题都可以掩盖。
直到整个行业的速度都降了下来。
美团联合创始人王慧文这样说道:
“在中国互联网公司里,除了阿里巴巴之外,其他公司的组织能力都是不过关的。”
当然,在包括美团自己。
但其实,阿里巴巴也并非一开始就如此。
1999年10月,马云接受了孙正义的2000万美元的投资。当公司有了钱之后,在业务模式尚未明朗的背景下,马云带领下的阿里巴巴进入了疯狂的“烧钱”状态。
不曾想,由于不断的挥霍,阿里巴巴很快发现钱不够了。更可怕的是,这时候又碰上了“科技股泡沫”破灭,公司陷入了严重的危机之中。
就在这时,通用集团的高管关明生加入阿里巴巴任职总裁。可是,他不知道的是,由于投资人的反悔,阿里巴巴账上只剩下700万美元,仅仅够维持公司5个月的运转。
随后,关明生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大裁员。
硬是将阿里每个月180万美元的固定支出降至了50美元,为阿里巴巴赢得了18个月的续命期。也就是在这18个月里,阿里巴巴重新梳理了庞杂的业务体系,确立了阿里的战略、价值观,并且培养了一群真正称之为阿里人的优秀团队。
所以,对于企业来说,裁员并不意味着走向破产,也许是另一个通向5000亿美元市值的新起点。
反而是,那些畏首畏尾、掩盖自身矛盾和问题的企业,会在冬天里彻底的休眠!
就像马云在2019年开年演讲说道的那样:
“市场形势不好的时候,没有机会,就为自己创造价值。形式好,就走出去;形势不好,就好好的修炼内功。”
或许,这其实就是给所有在冬天里的企业一个启示,那就是:尽管面临的是危机,但是只要内功修炼得当,等冬天过后又会迎来新的希望。
同时也是告诫员工,要想不被企业抛弃掉,自身一定要足够强大!
3
如果你不拼,那只有被淘汰的份
为什么很多人喜欢去大公司?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38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