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领读 | 用事实说话的技巧,助你解决沟通困境
36氪专门为读书设立了【36氪领读】栏目,筛选一些值得读的书,并提供一些书摘。希望你手边有一本称心的书,让读书这场运动继续下去。
从懵懂拉回现实,可以让人更真实看清身边发生了什么,而把握真相并使其成为我们的武器,是我们获得力量的重要方式。
这些事情在你身上发生过吗?
与人谈话时,不管你如何解释,对方不想也听不进事实。
纠正上司错误时总是受阻,为免不快避免与同事意见不一致。
沟通对象的消极反应让你后悔自己说过某些话?
沟通受阻产生的愤怒和自我怀疑,以及不断得到的负面反馈,带来巨大的内耗,逐渐蚕食自信。
如果你是一个管理者,更应该明白企业在核算成本时,最容易核算的是账面成本,内耗带来的损失因其不可评估,且无法量化,所以常常成为最大的隐性成本。用事实说话是降低内耗成本的一种方法,但对于“真相”本身的获取与流动并最终达成共识,却有极高的隐形门槛。
一、真相被什么扼杀了?
真相不像一张毛茸茸、舒适的毯子,知道真相常常是一件很痛苦的事。当被真相刺痛时,为了保护自己免遭疼痛,拒绝甚至抵制真相的事时有发生。而真相被阻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扼杀真相的四种杀手——
01.无知自信
马克吐温说:“不懂的事情,你自然会加倍小心;惹祸上身的多半是你自以为懂的事情。”
无知自信出于很多原因。常见的原因是培训不足或出错,例如,你的钢琴老师要求你把手伸直,蜷缩肩膀(这两个姿势都不对),之后你便自信地认为这是弹钢琴的最佳姿势。
也有可能因为缺少信息反馈,当你习惯跑步时用脚跟着地,而并没有专业教练告诉你这种方法有误时,你会认为自己的姿势非常正确。
有时无知自信的根据并不是以上两点,而元认知(metacognitive)缺失或因无知导致的无知则是一种认知偏见,它被称为邓宁-克鲁格效应(Dunning-Kruger effect),源于人们在某方面缺乏能力但不能认识到自己的无能。
它导致人们不仅不能认识到自己的无能,而且还误以为他们有能力,并因此感到自信。
02.感知差异
人们来自不同的家庭,各有其家庭背景、教育背景和成长环境差异,这使得每个人的心理状态、期望、社会认同等构成的不同。面对同一件事,大家的评价源于内心不同的坐标系,导致不同的人对同一件事认知差异巨大。思维框架的差异使人们从不同角度选择性感知信息,而导致了对真相的看法不同。
很多服务型公司会用神秘顾客或监控录像等手段管理服务质量。一家酒店曾选取一段录像要求经理们为员工表现打分——
录像中是一位雨夜12点入住的客人,这位客人曾电话预约了他的房间,此时的他困得眼睛都睁不开了。前台员工依照员工手册的接待标准流程微笑着与客人寒暄,尽管客人已经很不耐烦了,仅以“嗯”回应,但这种情况仍然持续了好几分钟。最后前台接待结束,客人拿到房卡离开。
酒店管理层如何评价这次服务?
其中一半的管理者打了高分甚至满分,而剩余的管理者打了低分甚至出现了零分,同时得到了这样的反馈——“前台很友善,努力建立和谐顾客关系”、“虽然顾客不太礼貌,但员工从头到尾都用温和的态度对待”……
而打低分的管理者这样说——“她没有注意到顾客心理状态,仅仅按照顾客服务手册的要求操作,丝毫不知变通。”“我都想把眼珠抠出来,那个傻瓜服务员晚上12点还在唠叨,我觉得顾客快要困死了!”
一个清楚的事实是,管理者在同一个酒店工作,表面上目标一致——“优秀服务”,但他们对优秀服务的“真相”缺乏共同定义。他们的世界观和已具备的参照系框架不同,导致他们对同一段录像产生了选择性感知。
选择性感知无处不在。
03.心理抵触
当人心中有两种不同的信念时,会产生心理抵触,造成不愉快的心理紧张状态,即认知失调(cognitive dissonance)状态。
真相不容易使人接受,特别是真相挑战或伤害人的自尊或信仰时。当人试图证明或解释真相与个人信念的差异,以减轻认知失调的痛苦时,心理抵触产生了。
责备和找借口都是心理抵触的信号
责备或将自己的过错甩给别人是一个信号。责备是一种没有表达出来的承认。
制造借口是另一种信号。借口是承认没有达到要求且承认错误,再加上情有可原的原因,这是正常人很难战胜的自身弱点。
04.利益抵触
人有可能被金钱左右,利益抵触随处可见。利益抵触以明显或不明显,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形式出现,影响我们听到真相的主观意愿和能力。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38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