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沃派博客 每天不定时发布IT文章相关资讯
当前位置:沃派博客-沃派网 > IT文章 > 正文

折叠屏手机真的有必要吗?

02-26 IT文章

折叠屏手机真的有必要吗?

【钛度评论】是钛媒体针对当前热门事情的独家分析观点。

现在已经可以宣布,2019年将是“折叠屏元年”。(三星、华为纷纷发布折叠手机,详情查看钛媒体此前文章:《华为首款5G折叠屏手机详解,17500元》、《13300元,三星首款折叠屏手机谁会买?》)

除了岿然不动的苹果之外,几乎所有的手机厂商都已经或准备跳入这股风潮,消费者也在厂商的“指挥棒”之下跃跃欲试。

折叠屏会是手机厂商点错技能树的一段弯路,会像翻盖手机一样终被淘汰,还是代表了手机形态的演进方向?折叠屏手机要想成为主流形态,除了技术限制,价格门槛之外,还要解决哪些问题?

折叠手机之所以从今年开始爆发,是因为在全面屏、多摄等“痒点创新”之后,在现有维度上的小步创新已经很难刺激市场,消费者对于“革命性创新”的呼唤已经聚蚊成雷。

虽然5G时代的到来注定会掀起一轮“换机潮”,然而5G网络的普及速度和初期的高价和高流量成本让这波“5G红利”至少要两年后才能到来。物联网、VR等5G时代应用场景对于消费者的诱惑也并不直观,并没有触及消费者“非换机不可”的痛点。

相比之下,更大的屏幕是全面屏狂热的自然延伸,进一步迎合了消费者(尤其中国消费者)的“屏占比崇拜”,它可以更直观地引发消费者的兴趣与狂热。

折叠屏手机真的有必要吗?

华为Mate X

虽然华为Mate X是首款5G折叠屏手机,但是大众和媒体的关注点几乎都聚焦在折叠屏之上。OPPO虽然在MWC 现场发布了首部5G手机并进行了首次5G手机直播,但关注度甚至比不上“微博发布”的未量产折叠屏手机。

而折叠屏为久已缺乏想象空间的手机,打开了一个新的维度。在欢呼者的眼中,折叠屏是智能手机“集成一切”的进化历程中的重要一步,伴随着技术的逐步成熟,终将把平板、笔记本的功能全面整合进来,从而实现一台手机走遍天下。

过去,碍于屏幕固定尺寸的限制,才出现了小屏设备与大屏设备之间的割裂,无论是手机扩展坞这样的硬件一体化方案,还是苹果的软硬一体化方案,都是在尽量使手机、平板、电脑的操作、内容无缝对接。可大可小的折叠屏出现之后,这种体验和操作的割裂似乎将一去不复返。

然而,目前的折叠屏仅仅初步解决了硬件层面的一体化问题,且并未充分解决。

虽然大屏和便携性之间的矛盾有所缓解,但在二次折叠(不是小米那样的三折)、卷抽屏等“黑科技”出现之前(用OPPO副总裁沈义人的话说:硬主板和无法折叠的电池制约太多),只能单次折叠的折叠屏手机依然存在着屏幕大小的上限。华为Mate X正面6.6寸,整屏8英寸已经触及了这个上限,如果再大将失去便携的意义。这个尺寸仅仅相当于iPad mini这样的小屏平板。

当智能手机的屏幕越来越大之后,小屏平板的市场空间已经被不断压缩,安卓平板除了在一些企业级应用场景之外几乎没有存在感,而iPad mini产品线也已经四年没有更新,苹果在主攻iPad Pro这个替代笔记本的大屏生产力工具。

所以,在中短期的技术限制下,折叠屏仅仅能蚕食本就萎缩的小屏平板市场。而且,iPad的销量是由偏好低价的消费者+需求大屏的消费者合力支撑,没有给安卓平板留下太大的生存空间。如果折叠屏手机维持高高在上的价位,仅仅靠需求大屏的用户是无法支撑起来的。

如果说折叠屏已经基本解决了“手机+平板”一体化的硬件问题,亟待解决的则是应用生态和使用场景的问题。这正是目前Android折叠屏手机面临的最大问题。当Android平板的应用生态已经荒废多年,折叠屏会在“废土”之上让Android平板迎来第二春吗?

Android平板之所以没能像Android手机一样大获成功,既源于iPad低价战略的持续压制,更因为Android平板从来没有成熟的应用生态。

由于Android平板阵营的多军混战,不同的尺寸、分辨率以及应用市场的管理问题,使Android平板始终缺乏高质量的适配软件,从体验上来看只能算是一个“大号Android手机”,大屏的优势从来没有被充分发挥。

对于Mate X等折叠屏手机所主打的移动办公场景,一方面,Android系统与桌面版的Windows、Mac系统的割裂,让安卓平板很难实现iPad、surface那样的办公一体化体验;另一方面,Android系统对于分屏、高分辨率、多信息处理的优化都远未达到好用程度。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38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