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沃派博客 每天不定时发布IT文章相关资讯
当前位置:沃派博客-沃派网 > IT文章 > 正文

不是你不敢花钱了,是花钱逻辑变了

02-28 IT文章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90度地产,(ID:dc90du),作者:苗雪艳,36氪经授权转载

左手工作,右手房贷,前者输血后者,一切方能正常运转。一旦左手崩塌,右手便瞬间一命呜呼。

“上个月刚贷款买房,这个月就失业了,房贷面临断供危机。”这是最近裁员潮来袭时网 传的鲜活画面。

当裁员、工作难找、经济下滑、断供等这些关乎个人利益的事件接连发生在我们身边时,一种自然发酵的焦虑气氛便蔓延开来,不动声响地影响着每个人的预期。

由此而展开的“如今,人们不敢随意花钱了”的论调从春节期间延续到现在。

一问:你还敢随意花钱吗?

2月26日,上午10:00,一个10人团队的某公司部门例会正常进行,每个人照常汇报着新一周的工作任务。整个会议安静而有序。

不过,会议期间,当一个“你现在花钱变得更谨慎了吗”的问题穿插其中时,立刻挑动了大家的敏感神经,现场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声炸开了锅。相比较会议本身严肃的内容,这个话题似乎大家更感兴趣且有更多话想说。

虽然大家的碎语并没有什么条理性,纯粹有感而发,但细细梳理下来,还是能从理出一些逻辑。

10个人中80后、90后各占一半,我们将“不敢花钱的理由”总结如下:

第一, 80后中,两个人不敢乱花钱的理由是,每个月有“其他城市的房贷和在北京的房租以及信用卡还款”。“房”捆绑了他们的生活,导致花钱小心翼翼。小A的话很具代表性:每个月的工资还没焐热,就被拿走“还债”了。虽然每年都在还房贷的钱,但今年在收入未增加、外加裁员潮环境的刺激下,焦虑感尤重。

第二, 另外两个80后的理由是“要攒钱买房”,尤其是在同龄人已买房上车、90后时代奔袭而来的对比下,压迫感陡然上升。当然,他们也受到外部经济环境、楼市调控环境和就业环境的影响,进而影响预期。

第三,90后出现了分水岭。小组中,90年、91年(年龄即将奔三)的“攒钱意识”比95年、96年更强烈,花销也更懂得控制。压力来自结婚、买房和租房。

第四,95后在周遭同事的焦虑氛围影响下,也开始考虑“房子”问题,认为也应该且想拥有一套自己的房子。

综上得出两点结论:第一,上述不管80后还是90后,消费降级的一大原因都与“房”有关,房贷或房租,或两者兼有。在各种叠加的外部环境因素影响下,买了房要还贷的以及即将要买房的都开始“节省开支”;第二,个体之间会产生相互刺激、相互作用,从而生发出从众心理和行为,买房也是如此。

二问:你花钱的逻辑变了?

不过,在这10人小组的讨论中,他们的一个“花钱”共性是:尽管花钱随意度不比从前,但在娱乐支出上是“必出项”。

看电影,一张60/70元的票价即便口头喊着贵,手上却已开始买的行动;一部好几千的智能手机肉疼也买买买;随时也可能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也就是说,一方面因为“环境+大宗商品”的牵绊,他们在消费降级,另一方面却在同时进行着消费升级。

从大数据看,这个小团队的“消费趋势”与全国整体趋势呈一致走向。

根据统计局数据,2018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38万亿元,创历史新高,但增速放缓,出现自2004年以来的首次个位数增长。

这一高一低的背后原因是什么?

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解释,受国内外各种因素叠加的影响,2018年我国消费增速有所放缓,而我国消费市场经历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长,已经进入消费规模稳步扩大、消费需求日益多元、消费结构不断升级的新阶段。这一变化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也符合消费市场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上述负责人进一步说,按照目前的统计方法,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主要反映的是商品消费的情况。当前我国服务消费增长较快,比如全年国内旅游收入和旅游人次增速都超过10%,电影票房的收入首次突破600亿元,增速将近10%。这些都没有纳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统计中。

这说明了什么呢?从花钱的逻辑来分析这个问题,其实就是在消费升级下,人们在追求并坚守一种性价比的高端生活。即钱的总量一定的情况下,如果买房和买车等大件支出增加了,那么,整个池子里的花销必定要受到自我限制,尤其是在外部环境又不好时,更懂得节制这个道理了。但在能力范围内,还要追求一种性价比的高端生活,这也就是为什么大文娱大幅增长的原因。

换句话说,他们的消费升级和消费降级在同时进行着。

另一个数据或也可说明上述道理。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数据显示,去年中国乘用车年销量下降4.1%,这是自1990年来,中国汽车年度销量首次出现负增长。但是,豪华车却一枝独秀,逆势增长。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393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