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领读 | 领导抢我的功劳,该怎么办?
36氪专门为读书设立了【36氪领读】栏目,筛选一些值得读的书,并提供一些书摘。希望你手边有一本称心的书,让读书这场运动继续下去。
不止一个人向我说起过:“我的领导在抢我的功劳。”
这种看法是错误的。
两只狮子看见一只羚羊,大打出手,身份、地位相似,这叫“争抢”。
一只鸬鹚下水捕鱼,然后渔人捏着它的脖子让它吐出来。这不叫“争功”,这叫“收获”。
你的领导就在收获你的功劳,他不需要跟你争抢。
如果一个人给你分配工作、安排任务、定你的等级或者薪酬,评估你的工作表现,这个人就是你的领导。你的功劳和别的员工的功劳合起来,就是他的。
当他把你的成果汇报给大领导的时候,你要明白,这是你们共同创造的。他对大领导提及团队,或者专门提及你个人,那是慈悲,是抬举,是加分项。
他全部归功于自己领导有方,这也没有什么奇怪的。
为什么你会觉得领导在跟你抢?我们要好好剖析一下“领导”这个群体了。
你的领导是什么样的人?
大多数行业,中层在35 ~50岁。也就是说,他们是中年人。
前一段时间,有人为新闻里“1988年出生的中年女子”这个表述表示不平。
发展心理学里有个词叫“成年中期”,描述的是40~65岁的人。不过,从中国的退休年龄和传统习俗来看,这个称谓可能以35~60岁为范围更为合理。
有的行业成形早,比如商业化程度高的媒体、互联网公司,可能30~35岁就能当主编、28~30岁就能做CTO(这种行业往往老化和磨损也会比较严重)。
大多数更传统的行业里,中层(主任、小机关的科长、大机关的处长、总监)都要在40岁以上。
成年中期的人很特殊,尽管心理学家对“中年危机”是否存在有怀疑,但中年人确实面临着衰老和死亡的威胁。
大多数人会第一次真正意识到时间的流逝,老花眼和白发会找上门来。肌肉男和美少女会迅速意识到自己开始老了。过去对外表要求不高的人,倒是心态会好很多。
但是,中年人的工作相对稳定。确实有人仍然在部门负责人的岗位上勇猛精进,但更多的情况是,步入中年的人处在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开始发展各种兴趣爱好:钓鱼、玩手串、揉核桃……
青年寻求的是钱、房子和美丽的配偶,中年人的生活则越来越多样化:孩子的听话懂事、身体的健康、兴趣爱好的发展……他们关心自己的生活和健康、孩子的教育可能要比工作多得多。
你的领导对当老师没有兴趣
我认识的一位年轻朋友,她在很短的时间内换了几份工作。她跟我抱怨说,她想学东西,她的总监有能力做好,但是不想教她和带她。
我说:“对,你发现了一个真相。”
在高级官员或者成功的企业家身边工作,本身就能学到做事和思考的方式。过去的西洋骑士和日本武士,都会把孩子送到别的武士身边去做扈从或者侍童——当徒弟是学得最快的。
有些在著名企业家身边工作的年轻员工,有时候会被高薪拉去一些小公司,创业小公司负责人很喜欢听他们的意见:
“托尼,如果换了小P老师,他会怎么剪这个头?”过去的手艺人、工匠也收徒弟,但那是一种明码标价的交换。三年学成之后,还要“两年效力”——徒弟给师傅白干两年活儿。这种劳动力换学费的设置很清楚。但是,在现代企业里,大多数有能力教人的人,其实对教徒弟兴趣不大。
所以,做徒弟要有眼力见儿。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如果帮领导解决掉诸多琐事,他就会腾出时间和精力来指点你。这种事你不主动,谁主动?
领导要教人,得心存感激
我曾经工作过的媒体圈,大家有互相称呼老师的习惯,到最后“老师”泛滥,出现了“实习生老师”“前男友老师”这样的称呼。媒体圈,因为有写作这个必须传、帮、带的手艺,确实要有非常传统的师徒关系,但在大多数行业里,你不能期待领导做你的老师。
有的公司会培养一些有才干的年轻人,或者因为付给一个年轻人的薪水低而选择雇用他,然后让“中干”(也就是你的领导)搭进去时间和精力去培养和训练他。
公司雇用他节省下来的费用,并不会加在中层身上,最多会象征性地涨一点儿工资。但是,金钱激励对中年人(许多富有的中年人)来说是不算什么的。买到或者分到几套房,出售或者出租的钱才是收入的大头。
在这种公司,大多数师徒关系,是要徒弟更主动才能形成的。
中年人是特别怕麻烦、对工作可能已经倦怠的人。要向他们请教,就必须看上去什么都不懂。中年领导如果对年轻员工特别热心,上赶着要教,那要么是精力过剩,要么是别有用心,或者既精力过剩又别有用心。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406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