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沃派博客 每天不定时发布IT文章相关资讯
当前位置:沃派博客-沃派网 > IT文章 > 正文

2019展望丨上市潮后,科创板兴,新经济公司今年IPO前景几何?

03-05 IT文章

文丨陈之琰

编辑丨洪鹄

2018年,新经济公司在资本市场上演的“冰与火之歌”尚未从人们记忆中消失:全年共有326家公司成功实现IPO,219家选择了美股、港股等境外市场。对于其中的新经济公司,港股的拥抱热情尤为高涨,仅7月12日一天,就有8家公司同时登陆,不得不共享港交所的“半扇铜锣”,这也让香港在2018年成为全球募资额第一的股票市场。

但此后的整个下半年,市场却几乎被“破发”、“流血远征”等坏消息缠绕,明星公司小米、美团纷纷遭遇股价滑铁卢,连投资人都开始怀疑,新经济领域是否存在整体性的估值倒挂。

在这种情绪下,2019年新经济公司的IPO前景显得有些莫测。大年三十,猫眼在港股悄然登陆,股价走出了一个戏剧性的V字;新氧、斗鱼先后被曝出秘密赴美;而一向资本激进的瑞幸在被传港股失利后,也已马不停蹄的转赴美国。

两个月前,人们还认为2019将是公认的凛冬之年。除非是最头部的公司和机构,一级市场的融资和募资困难仍将持续;美股在地缘政治、美联储会否继续加息等因素叠加的氛围里,也显得扑朔迷离。但时至3月,向好的消息似乎在不断溢出——包括来自中美谈判以及证券市场。其中,最大的期待无疑是科创板带着历史意味的横空出世:它会为中国创投行业树立起新的风向标吗?

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s,即首次公开募股)对创业者而言,即使不意味着功成身退,也不失为创业历程中“瓜熟蒂落”的里程碑。在资本密集的新经济领域,上市退出更是一级市场投资者落袋为安最为主流的渠道,投资组合中IPO的数量,对于急于募资的GP而言,是筹集下一轮基金时最实际的筹码。

围绕2019年资本市场的IPO环境,36氪采访了10余位包括投资人、一级市场投行、券商从业者以及资本市场学者,以期解答如下问题:

  • 新经济公司今年持续大面积的上市吗?境内外哪个市场将最为火爆?

    不同行业中最有潜力迅速完成IPO的赛道是哪一个?

    通过IPO将诞生新的千亿or百亿美金独角兽吗?

    科创板意味着什么?

    上市窗口期:港股问号,美股依旧

    资本市场的故事,从来没有新的。每隔几年,当人们发出“为什么今年会出现上市潮?”的疑问时,“窗口期”总是最好的答案。2018年同样如此。

    “相比前些年,2018年上市潮的特殊性在于,它是由一二级市场多重因素共同造成的。”易凯资本合伙人宋卓告诉36氪。

    具体来说,一级市场的影响因素包括:一方面,资管新规推出、结构性去杠杆等原因导致创业公司在国内一级市场遭遇融资困难,激发了向二级市场公开募股融资的强烈意愿。另一方面,2013-2014年VC2.0浪潮中成立的大量人民币基金已走完5年进入退出期。募资压力下,投资人们亟需一张好看的“退出成绩单”以吸引LP们的信赖。

    二级市场最显著的影响来自港股。根据港交所发布的2018年业绩报告,去年其新股集资额为全球首位,新上市公司数创新高,共集资2880亿港元,较2017年增加124%。港股成为全球市场“一哥”的背景是,在A股收紧IPO条件之时,推出港交所新主板《上市规则》,允许“同股不同权”及尚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上市。另外,腾讯在港股的长期优质表现,刷新了保守的港股投资者对于新经济公司的认知,“寻找下一个腾讯”成为一种迫切需求。

    与此同时,美股的十年牛市至2018年已达历史高点。8月3日,股价突破每股207.05美元的苹果,成为全球首家市值超过1万亿美元的科技公司。

    “宏观来看,2018年上半年开启上市的公司都奔着中美经济上行的趋势,想要在二级市场获得更高的估值。”一位熟悉中概股的券商人士告诉36氪,“到了下半年,经济数据往下走,中国与美国贸易摩擦加剧,公司仍抢破头要继续上市,则是因为对经济下行的长期担忧。怎么跌不要紧,上得了市就行。”

    人们对于宏观经济的判断、国内创业者和投资人的对新经济公司高估值的强烈需求,和境外股票市场的开放态度、上升表现一道,造就了2018年的窗口期。2019年呢?

    三个因素中,一级市场变化最小。随着2018年VC、PE募资额骤降,2019年可供投资机构使用的弹药会更少。“一级市场投资人出手越来越谨慎”是众多受访者的共识,而这无疑会强化新经济公司去二级市场募资的意愿。

    相比甜蜜的2018年,二级市场变化显著。泰合资本管理合伙人宋良静在2018年11月底演讲中表示,过去一年里港股和美股新上市的TMT公司,80%IPO基石投资人都在亏钱,Pre-IPO轮约50%投资人在亏钱,有25%的公司上市后市值甚至低于前一轮估值。这种种情况,在港股尤甚:小米从17港元的发行价跌倒最低点9.7港元,截至今日,股价跌幅仍近30%。美团自上市后股价从69港元跌至41.2元,最大跌幅近60%,到今年2月末股价才重新回到60港元以上。

  •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40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