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头条95%以上的收入来自效果广告,新业务“米读”驶向五环内

钛媒体快讯 | 3月6日消息:趣头条发布了截至12月31日的2018财年第四财季财报。
报告显示,趣头条第四财季净营收13.27亿元,较去年同期2.52亿元增长426.1%。不过其第四财季净亏损3.98亿元,相比之下上年同期净亏损5460万元,这意味着净亏损同比扩大;基于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净亏损为人民币3.67亿元,而上年同期基于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的净亏损为人民币5240万元。
2018年实现营收30.2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84.5%。趣头条2018财年净亏损为19.458亿元(合2.83亿美元),而2017财年的净亏损为9480万元;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Non-GAAP)的净亏损为9.942亿元(合1.446亿美元),而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Non-GAAP)的2017财年净亏损为9140万元。
用户数据方面,第四季度平均月活跃用户9380万,同比增长286.0%;2018年净增6950万,平均日活跃用户达到3090万,同比增长224.2%%,日人均使用时长同比增长96.3%至63分钟。
财报发布后,趣头条创始人兼董事长谭思亮、首席财务官王静波、首席战略官陈昱丞等高管出席了随后举行的分析师电话会议,解读财报要点并回答分析师提问。
在电话会议中,趣头条创始人兼董事长谭思亮表示:到2018年底,我们的用户每天在趣头条和米读小说上的时间约为4000万小时,约占中国用户移动互联网总时间的1.3%-3%,我们的目标是到2019年底达到2.5%-3.0%。
据悉,米读的成长速度已超越此前的趣头条,在几乎没有来自趣头条App导量,主要靠自身获客的情况下,在近半年时间内获取了4000万新增激活用户。其DAU突破200万用了154天,趣头条是180天,历经半年时间,米读的DAU已超过500万。
米读小说是谭思亮在电话会议上特别提及的一块新业务。据其介绍,米读小说是公司移动网文新产品,2018年正式上线,采用了“免费+广告”的模式切入细分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从用户人群上看,米读有别于趣头条。趣头条App有70%的用户来自三线及以下城市,此前他们获取资讯的主要方式是电视。而米读的城市级别与年龄分布都较为均衡,一二线用户和三四线用户占比基本持平,且年龄从20岁以下到50岁以上均有分布。
趣头条在去年末也曾明确表示,未来将驶入五环内。这也意味着,通过新业务米读小说,趣头条已经开始向五环内驶入。
效果广告目前是趣头条95%以上的收入来源。关于下行经济周期是否会影响到广告收入,谭思亮认为在经济不太好的时候,广告主需要卖出更多的产品,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说反而是对效果广告的依赖会加重。(钛媒体编辑赫婧整理)
以下为分析师问答环节主要内容:(((0)))
与之相关的一个问题,在刚才提到的这些新进入者中,很多公司在版权方面的优势其实是非常明显的,所以,公司在这方面打算如何缩小差距?你们在文学版权方面的投入会是怎样的?
还有一个小问题,我看到公司现在给出的第一季度的业绩指引,收入方面是低于现在市场预期达7个百分点的,那么这中间的差距主要是在哪里?
谭思亮:关于米读业务的竞争格局的问题,我们确实看到,在公司创新了这个模式之后,会有非常多的跟随者进入这一模式。我们自己认为,除了商业模式的创新以外,其实我们有几个非常显著的优势。
从趣头条开始,其实我们很早就开始将核心引擎提炼出来,去建设好。比如我们刚刚提到的增长引擎,增长引擎能让我们以最低的成本非常快得去获取大量的用户;比如我们的推荐引擎,推荐引擎能让我们非常清楚地去推荐,能让我们的留存率显著地好于我们的竞争对手。
我们的商业化引擎,肯定也是目前市场上的竞争对手里面最强的,而且应该是远远超过他们。
所以,商业化的能力其实能够保证我们的用户的经济模型是非常健康的,整个营收层面会更有基础。同样的,我们的组织引擎层面,因为我们对增长方面的经验,我们能够快速地找到一些优秀的人才,去做这样的创新业务。
总体来看,我们现在不管是从现实的情况,比如我们看到的数据,包括留存率数据和DAU(日活跃用户数)数据,我们都是远远优于竞争对手的,这样保持第一名我们认为不是一个特别大的问题。
除了上述几个能力上的优势以外,事实上,当我们保持这么快的增速和用户规模的先发优势的时候,它产生的规模效应以及为作者带来的更好的收入,再加上我们从第三季度开始准备做的生态和社区化的事情,我们觉得规模和网络效应都会逐步地加入,让我们持续地保持竞争方面的优势。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4137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