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生二胎的,请举手!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90度地产,(ID:dc90du),作者:苗雪艳,36氪经授权转载
二胎放开了,中国人反而不愿意生了。
今年两会期间,生育率持续下降怎么破,成了委员们热议的话题。
目前的严峻形势是,2018年中国出生人口创新低,中国人口峰值临近见顶,少子化和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
恒大经济研究院院长任泽平曾指出,当前正处于第三波婴儿潮中后期出生人口的生育窗口期,一旦错过,未来再想提升出生人口、改善人口结构,则将事倍功半。因此,全面放开并鼓励生育刻不容缓。
问题是,怎么放?怎么有针对性的放?
1
“在座的各位,已经生了二胎的,请举手。”
3月4日,全国人大代表、58同城CEO姚劲波在媒体沟通会上,面对被问及妇女节在即,有什么话想跟广大妇女同胞说时,做了如上互动。
举目四望,竟无一人举手。还有人小声嘀咕,头胎还没生,更别提二胎了。
姚劲波说,中国生育率太低了,我必须为生育率大声疾呼,大家勇敢地去生吧!
姚劲波所说并非虚言,大数据可以告诉你,中国人有多不愿意生了。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1523万的出生人口,较2017年大幅下降200万,出生率降至10.94‰,几乎为1949年以来新低。而这也是继2016年二胎政策放开后,人口连续第二年下降。
有点打脸意味的是,在二胎政策实施初期,不少人口专家预测人口出生高峰将出现在2018年,结果,终究只是个数字泡沫。
从另一个颇具想象力的数据中,或可以窥见出生人口新低数据将飞得更久。
联合国人口署发布的《世界人口展望》2017年修订版,预计本世纪末,中国人口将出现倒“V”型反转,在低生育率状态下加速下滑跌破10亿至6.13亿。在不到百年时间里,从人口大爆炸反转为人口大坍塌。
听起来有点吓人的数据,往往更应该引起重视。不然,才不会轻易放开二胎政策!
接着追问,为什么大家不愿意生了呢?姚劲波给出了如下几点原因:
第一,观念转变。养老体系日益完善,养儿防老观念淡化。
第二,女性崛起。女性社会角色变化带来的生育意愿降低。
第三,养娃成本。育儿成本太高使得很多年轻人选择不生或少生。
上述几点或基本可涵盖大多数年轻人不爱生孩子的原因。上游财经专家顾问江瀚向90度表示,尤其是在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教育成本不断加大时,对年轻人来说,养娃不再是投资品,而是一种消费品。
“我再个生二胎,耗费的可是双成成本—金钱成本和时间成本。”一位年轻职场女性,在面对意外降临的“二胎”时,毫不犹豫选择了“打掉”。
一位生活在南方小县城的网友算了这样一笔账:从怀孕检查——孩子出生杂七杂八的奶粉尿片——上学学杂费和兴趣班——大学学费和生活费——孩子结婚娶老婆买车买房钱,不考虑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扶养成本至少200多万。
前提是,这还只是在一座小县城,更别说生活在一二线城市的成本了。
2
这似乎已成了众所周知的既定事实。
但,你越不生反而越有各种敦促你生育的声音出没。比如,在去年8月份,就有专家提出为鼓励生育,可以规定40岁以下的公民每年缴纳生育基金。家庭在生育二胎时,可以取出生育基金并领取生育补贴,不生二胎的,账户资金退休时再取出来。
一时间,民愤四起。大家纷纷嗤之以鼻:我不生孩子咋还罚钱?这是我个人的事,跟你有何相干?
真的不相干吗?
姚劲波打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反驳:这就好比互联网,没用户怎么行!
姚劲波虽然说的是互联网这个小部落,但往往一个听起来很有道理的道理,放之四海而皆准,即如果将这句话放在整个社会大背景下,你的相干与否是相对整个国家来说的。
恒大经济研究院院长任泽平说,人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要素和动力,人口长周期对经济周期具有基础性影响。长期计划生育政策导致中国人口少子化和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2010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比例见顶、人口抚养比见底,标志着支撑中国30多年高增长的人口数量红利提前消失,中国面临“未富先老”局面。
尤其随着全面二孩政策效应消退,出生人口创新低的生育趋势下,中国人口将于2024年前后见顶,2030年出生人口将降至1100多万。并且,中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及规模前所未有,养老负担日益加重。2018-2050年中国65岁及以上老人将从1.7亿增至3.6亿,占比将从11.9%增至26.3%。到2050年,中国人口年龄中位数将达48岁,而美国、印度分别为42.3、37.5岁。
这意味着,届时中国平均每4个人中就有1个老人,全球平均每4个老人就有1个在中国。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也指出,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达2.5亿。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414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