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沃派博客 每天不定时发布IT文章相关资讯
当前位置:沃派博客-沃派网 > IT文章 > 正文

瓜子二手车,七个为什么

03-07 IT文章

瓜子二手车,七个为什么

上周,瓜子二手车宣布向软银愿景基金融资15亿美金。

瓜子母公司车好多集团累计获投38亿美元,规模是优信二手车2.7倍,人人车的5倍。现在人人车各地裁员过半,优信现在的市值也才15亿美金。

看似战局已定,但二手车的竞争远未结束。

据58财报及其他消息称,其中9亿美金转老股,58退了7.1亿美金,其他老股东退出近2亿美金。剩下6亿美金是先付款3亿美金,6个月后根据特定条件再投资3亿美金。

即,孙正义这笔投资,实际进到瓜子公司账上的,目前只有3亿美金。瓜子没有真正从软银拿到足够多的钱。

瓜子二手车,七个为什么

所以现在只看估值,意义不是很大。如果新业务不够好看(瓜子养车、金融等等),还打不通这个行业的链条,这可能是瓜子上市前的最后一轮融资。

58拿着软银给的7.1亿美金,去年上线了“白菜二手车”(估计是不竞争期限3年过了)。和瓜子要消灭中间商,自己开严选店卖车不同,58二手车是坚持只做信息撮合,永远不碰二手车的交易。瓜子是要取代中小车商,58是要靠中小车商才能活,58还是瓜子的重要股东,58与瓜子诉求相反。

大搜车还在寻求新的融资,股东阿里还没出手。现在优信和大搜车都在争取阿里的投资。如果优信或者大搜车能够从阿里那里拿到4-5亿美金,那这笔账还有得打。这时候就看阿里能否忍住出招不出招。

最大中间商瓜子二手车vs 中小车商们的比赛还有的看。

1. 关于竞争:

瓜子进入二手车行业后,发生了什么?

瓜子2015年入场后第一件事就是做品牌砸广告,当年就投了2.4亿的广告,效果确实是好。大家这才意识到二手车行业的核心竞争要素是品牌,其他玩家不得不赶紧跟随瓜子的策略,融资,投市场,补能力。

为什么是品牌?二手车是高价低频非标生意、市场分散,需要一个品牌来解决消费者信任背书的问题。当年58、赶集打广告战就是这个逻辑,链家广开街边门店也是这个逻辑。品牌有多重要呢?优信戴琨说1/4的钱都投在广告市场,人人车李健复盘的第一条就是要投广告。

2. 关于行业拐点:

为什么以前二手车行业没人这么做?

跟规模和供需有关。

品牌是花大钱的事,门槛高。2013年车商们砸过一波广告,规模不大。人人车是瓜子砸广告后才开始做广告,之前主要是在58、百度上做小投放。早期二手车玩家都没钱,广告投放都很内敛,投品牌基本上是边投边看,摸石头过河。当年央视标王虽然都赚了大钱,但是中标的时候都是兵行险棋。杨浩涌当年计算:每年10亿广告需要单月交易量4万台才能break-even。对比当时C2C人人车2015年的全国月成交量还在2000台左右,传统线下门店比如淘车无忧月成交量大约1500-2000台,瓜子的4万台真是天方夜谭。

优质二手车源稀缺,主要来自C端。C端车源调表和整备较少,车况容易识别。但C端车源大部分流入4S店和本地车源,互联网车商很难拿。瓜子早些年广告为啥叫“没有中间商赚差价”,为啥做C2C?因为“没有中间商”是建立双边心智品牌最有效的办法,一石二鸟,买卖两边都会过来。瓜子为啥一直向买家收费而不是卖家收费,为什么自己做车商后先强调保卖后改名叫严选?都是照顾车源端。结果就是大家都优选瓜子上门检车报价。

整个二手车产业链可能20%的利润,但是车商是无法完全切走的,瓜子做的比较重,也很难超过10%。这其中的关键,就是基于车检的定价系统,经常出现3-5个点的浮动,很重要。

新车出厂时候主机厂有统一检测,各种不同渠道的车品质都是均一化的,二手车坦白说没有全流程的监控体系,目前没有一个完整完全的数据采集和管理系统,一部分车在4S店维修保养,这些有完整记录,大部分不在4S店,自己京东淘宝买机油自己修没有记录。一直在4S店保养的,始终完整可查的,即便北京上海,不超过三分之一,这是非常大的问题,下面二三线城市更少。没有完整车况,出过几次保险换过几次零配件,查不到。大量车况是不透明的,没办法通过技术手段完全还原出来。

瓜子的车检,如果几百项都严格按照监测流程走,成本非常高。不做是欺骗,做了成本高。现在不管瓜子优信人人车哪个平台,很少有完整按照流程做的,都是看着没问题,还是靠人经验。瓜子在外面拿的车,没有那么多的维度,无法对每辆车的车况来控制,只能用概率和风险覆盖的方式来做,不然也不会时有问题交易爆出来。

3. 模式之争:

瓜子为什么要开店自己当车商?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415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