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情绪拿掉,2019年的中国长什么样?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钛媒体注:本文首发于得到 APP的栏目【李翔知识内参】,来源于峰瑞资本微信公号【ID:freesvc】,内容为得到总编辑李翔,在今年2月中旬专访峰瑞资本的创始合伙人李丰的文字记录。
今天推送的是他们第一次交流探讨的内容。聊天时间是在 2 月中旬,当时我们的朋友圈基本被「裁员」「节流」「降级」 等字眼攻占了,我们好像也达成一种共识—— 2019 年不太好过,接下来是苦日子。
但是,当他们层层深入,去探讨我们的情绪到底是如何被影响的;抛开情绪,只看事实,今天的中国长什么样,以及 2019 年有哪些改变大家预期的好事情发生之后,发现情况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
伴随着两会的召开,大半个月前他们聊到的(当时我们可能还将信将疑的)有些事情,正在变成事实。举个例子,降税减费这两天就获得了政策加持。我们借此契机分享一下这篇文章,希望背后的思考过程,能对你有所启发。
李翔专访李丰:著名投资人如何看待2019年?
李丰是峰瑞资本的创始合伙人,他也曾经是老牌投资机构 IDG 的合伙人。2015 年时,李丰创办了投资机构峰瑞资本。再早之前,李丰还曾经在中国最大的教育公司新东方工作过七年。
投资人这个职业,其实就是用钱来验证自己的判断。对于风险投资人而言,如果他看好一个创业者,看好他做的事情,那么,在价格合理的情况下,他会用钱投票,用钱来购买这家公司一部分的股份。如果他的判断正确,这家公司的价值会不断增长,他持有的股份的价值自然也会增长。风险投资正是从这种增长中获利。
从 2011 年以来,创业和投资一直是两个热门的领域。直到 2018 年,突然,这两个领域就像中国经济一样,要经历所谓「结构性调整」。风险投资和经济的共振很明显。
因为,风险投资是把钱投给那些未来最有可能赚钱的公司。这些成长型公司就是未来经济的基本面。而风险投资投出去的钱,正好来自于上一轮经济增长的获益者,这些人持有的钱,想要获得更多收益,所以交给风险投资机构。
因为职业关系,风险投资人自然也最关心宏观经济到底好不好,未来经济前景到底怎么样,以及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哪些领域哪些行业有机会。
当然,这些问题的答案,也是很多人都关心的。只不过,大部分人,都不会像风险投资人一样,如此利益攸关,得到的反馈会如此直接。因此也不会用这么多时间思考这些问题。
即使在投资人中,李丰也是以思考力著称的。举个例子,过去三年,从 2016 年到 2018 年,「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每一年都引用了李丰的观点。
李丰会跟我们持续分享他对经济和商业的观察与思考。这一次,先从一个可能每个人都很关心的问题开始:如何看待 2019 年?2019 年会好吗?
为什么大家对2019很悲观?
我们先来看一个问题,2019 年和 2018 年有什么不同?
李丰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预期不同。2019 年大家对经济的预期已经降到了谷底。如果有一个指针来表明情绪的悲观和乐观,那么,这个指针已经完全指向到悲观这一侧。
2018 年年底的时候有一个段子是这么说的:2019 年可能会是过去十年里最差的一年,但却是未来十年里最好的一年。这个段子被美团创始人王兴转发过,曾经刷爆了很多人的朋友圈。
这个段子就是悲观情绪的最贴切表现。
预期的转折是从 2018 年开始的。其实在 7 月中旬俄罗斯世界杯结束之前,还没有人这么悲观。最直观的表现就是世界杯比赛直播期间的电视广告。一些后来宣布裁员或者优化结构的公司,当时还投放了价格不菲的电视广告。投放广告其实是对未来有好的增长预期的表现。
为什么预期的转变会这么剧烈?
李丰分析,是因为 2018 年有两件事情的发展出乎意料,促使人去调整预期。
国家一直在说的「去杠杆」。对去杠杆的简单解释就是,从个人到公司,要降低负债。债务是经济增长的燃料,因为有了更多钱,就可以进行更多投资、消费;但是过高的负债,以及可能导致的还不上钱,又会拖累整个经济发展。所以,中国要去杠杆。
李丰说,在 2018 年时,没有人预见到去杠杆这件事对整个投资和金融市场,乃至经济会影响这么大。他跟很多二级市场投资人,也就是投资股市的投资人交流过。大家都说,想到了去杠杆从 2018 年的 4 月份会开始影响到市场,但是,到了 8 月份时,大家也都承认,确实没想到,会对市场有这么大影响。「超过了所有人的预期」。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41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