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厂60等速自嗨,车主陷续航焦虑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懂懂笔记
“不少汽车品牌推广电动车的时候,还在用60等速宣传自己的续航里程......特斯拉都已经打到家门口了,咱们就别再搞这些丢人的宣传手段自嗨了。”
3月初车和家创始人兼CEO李想一石激起千层浪,他在社交平台谈及电动汽车续航里程的宣传乱象时,炮轰国内部分“有头有脸”的汽车品牌,用“60等速”去忽悠用户,标定所谓的最大续航里程。
的确,街上开纯电动汽车的人越来越多,无论是特斯拉、蔚来、北汽还是吉利,驾驶者都希望自己的座驾能有更好的续航能力。而“最懂”这种焦虑的车企,也陆续推出了标定续航能力更牛的迭代车型,动辄是300KM、500KM。甚至有企业宣称,旗下纯电动车的续航里程已经突破650KM。
但是,这番“自嗨”让李想给浇了盆冷水。
已经有不少新能源车主在网上留言,表示“60等速”的行驶工况在城市道路上很难实现,标定最大续航里程在实际综合工况下,往往会大打折扣。很多老用户的前车之鉴,也让不少冲着厂商的大力宣传购买新车的用户,更觉焦虑。
那么,“续航焦虑”是不是源自车企过于夸大的宣传?60等速得出的结果,是不是与真实的结果差距很大?
续航宣传“套路”多,电量显示惹人烦
“为了这块新能源绿铁片,我才买的纯电动车。”
家住深圳罗湖的张劲,每天上下班都要往返于南山的公司。由于住家附近没有地铁或直达公司的公交车,想购车又迟迟摇不到号,因此经过再三考虑,去年入秋时他购买了一台既有补贴、又能上牌照的新能源纯电动车。
他购车前在各网站、平台上做了很多比较,最终选择的是一家知名老牌车企旗下的纯电车型,标称最大续航里程为300KM,全车补贴完落地价大约15万元。
“网上有车主说,最大续航300KM的纯电动车实际使用只有70%,我算了算,上下班也足够了。”然而,刚感受了几天提车后的喜悦,他就深深陷入到“续航焦虑”中。
张劲告诉懂懂笔记,厂家宣称最大续航300KM的纯电动车,在拥堵的城市环境中实际上只有不足180KM的续航里程。天热开足空调时,续航里程有时只有150KM,“折扣”实在严重。
“还好南方的冬天不用开暖风,不然续航里程更不敢想。”张劲无奈表示,他曾因续航的问题向4S店质询,也曾致电厂家投诉,但最终都被告知:300KM最大续航里程是“60等速”的行驶工况,并没有任何欺诈和虚假问题。
但是在张劲上下班必经的北环大道、泥岗路等道路,根本不可能实现匀速60km/h。这里时而通畅时而塞车,尤其是正在修路的银湖段,时速往往只能在20km/h以下。
“更要命的是纯电动车电池容量的显示方式,让我都神经了。”张劲告诉懂懂笔记,与传统燃油车“格”状或者指针显示剩余油量不同,纯电动车是以百分比或续航里程显示剩余电量的。
有时候深踩了一脚电门超车,剩余电量就会少1%,路上塞车时续航也能无端端少了20KM。不断变化的剩余电量,带给驾驶者主观的视觉冲击很“恐怖”。
“一旦在高架上,当看到剩余电量低于20%时,我就会变得异常敏感、紧张兮兮。”家住上海浦东,同样为了取得绿牌“指标”而购买纯电汽车的张雅娜,对此也是感同身受,“纯电动车电量低于20%时,加速会变慢,耗电量会成倍增加,人就会慌了。”
单位的老司机告诉过她,电量这么低的时候,最好就近寻找充电桩充电,否则车子很容易在半路上“趴窝”。因此,她除了要应付上海内环高架、延安东路隧道等上下班必经之路的复杂路况,还要留意沿途充电桩的信息,神经自然经常紧绷着。
“如果减去这20%的心慌里程,真正能够舒舒服服驾驶的距离也就100KM多一些。”上班时经常要开车外出办事的张雅娜告诉懂懂笔记,仅仅为了每天45公里的通勤路程,车子就要“两天一充”。
她逐渐发觉,自从购买了这台纯电汽车,自己出行的距离似乎被限制在了上海城区。如果周末出趟稍远的门,同样还是要搭乘大巴车、高铁等交通工具。
“总感觉开了电动汽车反而限制了自由。”在张雅娜看来,购买纯电汽车后出门不开觉得浪费,开了车又怕续航不足。尤其是出门办事,提前需要做好功课并规划路线,查找沿路的充电桩、充电站,这让她感觉费时费力,“焦虑”感已经盖过了自驾出行的乐趣。
也有网友表示,新能源车尚处于发展阶段,充电桩、充电站的规划也是在不断地完善当中。不过如今在一线城市想找个充电桩,应该已经不是什么难题了。
那么,逐渐“茂密”起来的充电桩能够解决纯电汽车车主们的出行“焦虑”吗?
快充用时过长,使用繁琐停车贵
“如果将纯电动车充电,当作燃油车加油,那频率也太高了。”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41938.html
- 上一篇:关于猫爪杯的谎言、事实与真相
- 下一篇:支付宝在香港火了:3个人就有1个在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