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沃派博客 每天不定时发布IT文章相关资讯
当前位置:沃派博客-沃派网 > IT文章 > 正文

网红电商第一股赴美上市,9个月亏损5750万,被指过度依赖张大奕

03-08 IT文章

3月6日,中国网红电商公司如涵控股向美国SEC递交IPO招股书,拟在纳斯达克全球精选市场上市,股票代码为RUHN。

如涵控股被称为“中国网红电商第一股”,2016年4月,如涵控股借壳克里爱,于新三板上市,却于2018年2月退市。2018年11月,曾有消息称,如涵控股退市原因是为蓄力赴美上市。现今,这个传言已经变成现实。

电商转型网红孵化器

如涵控股的创始人冯敏被誉为“网红电商孵化第一人”,80后的他来自温州苍南。2005年,基于通信领域的经验,冯敏和几个同事针对SP(服务提供商)相关内容进行创业,用两年时间攒下人生第一桶金。

网红电商第一股赴美上市,9个月亏损5750万,被指过度依赖张大奕

如涵控股创始人冯敏

2007年,冯敏转换思路,带着通讯技术班底,创办了一家邮购电商公司,通过自建电商平台、开展邮购电商业务。到了2011年底,冯敏再次决定转型,决定从自建电商平台转为淘宝电商,创办品牌“莉贝琳”。凭着多年经营电商业务的经验,“莉贝琳”的业绩果然不负众望,很快就做到了淘宝集市前十。

然而,好景不长,2014年“莉贝琳”出现业绩下滑的情况,前景不容乐观。同年7月,冯敏和模特张大奕一拍即合,一起开了家淘宝网店。彼时,张大奕的新浪微博就已有了近30万的粉丝,被称为“微博带货王”。

两人的分工也十分明确,张大奕专注于网店风格和网红品牌的塑造,冯敏团队则专职负责运营、供应链管理和物流等工作。这种模式在日后被冯敏称为:“我负责赚钱养家,你负责貌美如花”。

仅仅用了一年的时间,二人合作的这家店铺就成为了淘宝服装品类的销量冠军。看到方向的冯敏再次果断决定转型,2015年,他将“莉贝琳”正式更名为杭州如涵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并把公司的经营模式确定为“网红+孵化器+供应链”。

张大奕的“吸金”能力在此后一次又一次被验证。在2016年“双十一”期间,张大奕的淘宝店铺创造了2小时成交额近2000万元,销量逾亿元。到了2018年“双十一”,张大奕的淘宝店铺则创造了28分钟销售额过亿的奇迹。

不满足于张大奕这个单一IP,如涵控股在成立后发掘了更多可供培养的网红“潜力股”,截至到2019年年初,如涵控股旗下的签约网红就已达到113人。

网红电商第一股赴美上市,9个月亏损5750万,被指过度依赖张大奕

2年时间,从上市到退市

如涵迅猛发展的势头和旗下网红巨大的吸金潜力,迅速吸引了资本的目光。2014年11月,如涵控股获得赛富亚洲的A轮融资。2015年10月,如涵控股获得君联资本领投、赛富亚洲跟投的B轮融资,在这轮融资过后,如涵控股的估值已经超过5亿元。

在2016年年初,由于仍需要更多资金,如涵控股启动了C轮融资,此次融资如涵控股共募资4.3亿元。其中,阿里巴巴以96.43元/股的价格,耗资3亿元认购311.11万股,获得如涵控股9.58%的股份。

也正是在2016年,如涵控股借壳克里爱,在新三板上市。上市成功后,如涵马上发布了一个融资方案,按照该方案,如涵控股将非定向发行500万股,用于补充流动资金、营销推广及服务体系建设、面料B2B项目开发及推广、潮搭APP项目开发及推广、购置办公楼及研发中心,募集资金共计5亿元。经计算,假如该融资方案获得成功,如涵控股的估值将达到33亿元。

网红电商第一股赴美上市,9个月亏损5750万,被指过度依赖张大奕

此时,冯敏的事业却又一次出现危机。由于竞争加剧和网红流失等风险,如涵控股的发展不再一路坦途。同时,如涵控股投入大量资金打造网红,但却始终难以再造张大奕的神话。

2017年8月,如涵控股发布公告称原定开发的面料B2B项目被放弃,募集的1.3亿元费用全额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同年9月14日,如涵控股因签订重大合同停牌,并在2个月后宣告失败。

2018年1月,公司股票拟申请摘牌,并最终获得通过。对于申请摘牌的原因,如涵控股的公告表示,是为配合公司未来发展及战略规划的需要,外界猜测,如涵控股此举是为未来IPO做准备。

过分依赖张大奕,赴美IPO前途未卜

一个张大奕就能带来如此高额的收益,那么孵化更多网红,就能获得更多收益,如涵控股打得一手如意算盘,却在现实中落空。

截止至2019年3月7日,如涵旗下三大网红张大奕、大金、管阿姨微博粉丝数分别为1053万、383万、229万,其相应淘宝店铺粉丝数分别为1009万、326万、71万。但除了几位头部网红外,如涵签下的大量网红“潜力股”都籍籍无名。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420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