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沃派博客 每天不定时发布IT文章相关资讯
当前位置:沃派博客-沃派网 > IT文章 > 正文

我为什么放弃使用Uber?

03-14 IT文章

在中国新年长假结束的最后一天晚上,我在美国奥克兰机场叫车回家。此时,我发现Uber价格显示80美元,而Lyft价格才不到40美元。在等车的10分钟里,我看到来往车辆都亮着Lyft的牌子,无一Uber。看来,大家都做了相同的选择。

过去腥风血雨的补贴战还历历在目,资本烧出了一个全新叫车市场。在滴滴占据中国90%以上的市场份额时,Uber在美国则被竞争对手Lyft穷追不舍,如今,早已丧失了绝对优势,市场份额从9:1直逼6:4。Uber到底是如何失去自己的市场的?商业上,这与Uber在2017年犯下的一系列错误有关;但从一个乘客的角度追根溯源,过往高速扩张掩盖的文化问题,最终落到用户与司机体验上。

如今叫车软件在美国已经变成一个成熟的市场,机场有专用的Uber/Lyft停车点和行车道。越来越多司机也喜欢在他们的车上贴上Uber或者Lyft的牌子,像过去出租车的牌子一样。过去,为了突破监管,这些用车软件们经历了政治游说,与出租车的大罢工游行周旋等种种不易,这的确需要Uber的狼性文化去对抗这些阻力。如今,叫车软件在美国已经变得跟出租车一样井然有序,格局却正在发生变化。

曾经美国《赫芬顿邮报》专栏作家Alice Bonasio就写到,在两家公司酣战的2015年,她从路边的推销员手里接过了50美元的Lyft优惠券,自从下载了Lyft,她再也没打开过Uber,原因正是在与司机沟通中感受到的友好。从2017年开始,当我在使用Uber屡屡受挫,转向Lyft后,这也是我的经历。

我为什么放弃使用Uber?

什么在左右体验?

说起来现在能熟练自如地开车我还得感谢Uber。硅谷北端连着旧金山,南至圣荷西,科技公司分布在串联着这两座大城市的101公路两边,这里公共交通很不发达,没有车寸步难行。

在我考驾照的时候,每天出门都严重依赖于Uber,一半的经历都不算愉快:有司机在以70英里时速行驶的高速上睡着了;有司机载我时浑身发抖,问我能不能抽一口“电子烟”,抽完之后情绪渐渐平复;还有司机态度粗鲁,右手没有离开过他的iPad,直到车在高速上方向越来越偏,眼看就要擦上旁边的大卡车,他才抬头拨一下方向盘。每次坐上这样的车,我有种用生命在工作的感觉。

在频频遭遇各种意想不到的坏体验时,我抱着试试看的心理用了Lyft。那时,Lyft在我印象中还是一个小众的软件——用的人少、车少、等待时间久。说来也奇怪,我没有遇到过无法忍受的情况。我那些刻板印象并不存在,两者的等待时间相差无几。

每次坐车我都喜欢与司机聊天,刚开始做这行的司机会选择Uber,然后是在这两家中选,谁奖励多做哪边。2017年,在Uber负面新闻缠身的时候,Lyft乘客快速上涨。同时,也有司机把他们的聊天群给我看,Uber的抽成费正在变多:从过去的28%涨到了30%以上,而Lyft抽成则在20%-25%左右,也是那时,司机大量开通Lyft账号。

一位同时给Uber和Lyft做的司机告诉我,去年他每个月还能赚到13000美元,今年每个月的收入下降到了7000美元。“Uber现在按司机里程与时间结算,并加基本费用。”这位司机自己计算了下现有抽成称: “算下来Uber现在抽成30%-50%,遇到50%情况很少,但是也有。”

对比Lyft去年的数据,Lyft在2018年四季度抽佣也高达28.7%。上市前夕,随着两家公司竞争越来越激烈,Lyft的平均每单佣金率在2016年、2017年、2018年分别是18%、23.1%和26.8%,一直呈上涨趋势。尽管Uber还未发布招股书和详细数据,但它在过往的财报中写到,2018年四季度收入增长缓慢,只有2%,原因是下调了每单的抽佣,这家巨头感受到了危机感。

当然,Uber也会出一些利好司机们的调整,2017年Uber换CEO前后,Uber增加了司机每天可以多设置一次固定目的地的行程,方便他们出门回家的时候避免空载,他们也很高兴地更新了软件。

同时,Uber也学习Lyft开通了给司机的小费功能,但在美国的主流论坛上,更多司机抱怨,Uber添加小费以后的抽成变本加厉。当时,我还向Uber的员工确认是否抽成正在升高,他们称抽成并没有变多,而是用这部分钱给司机买了保险。但不管事实是怎样,从一位司机展示给我看的聊天记录,Uber至少没有跟司机有充分的沟通。

一位老司机告诉我,他会优先打开Lyft,当三分钟没有订单之后再去打开Uber。一位在两个平台都工作过的司机称,Uber称他的评分掉到了4.55以下时,并言辞犀利地警告他,这样下去后果很严重,最后发现评分是Uber弄错了。而这名司机在Lyft上开了1200多次,才遇到了一次不愉快的订单,Lyft发来一份邮件弄清楚原因且并没有责怪司机。这一切都让他感受到:在Uber的工作是不被尊重的,而Lyft重视他们。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43988.html